![]()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步伐加快,大項目引進逐年增加,產品升級換代與技術進步的速度也隨之提升,企業對技術人才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隨着一批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大項目好項目在新區落地並竣工投產,新區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統計顯示,今年,新區用工需求將達7.86萬人,而實用型、高技能型人才成爲主力軍。作爲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海河教育園區正在成爲服務本市優勢產業和濱海新區重點項目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也是新區人才與產業對接的前沿陣地。“十二五”期間,該園區將是濱海新區構建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結構的主要契機,爲新區產業改革與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日前,濱海新區相關部門和各功能區有關負責人深入海河教育園區,主動與園區開展人才培訓對接活動,同時設立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與海河教育園區開展訂單式培養、校企對接、社會培訓等多項合作。從今年起,凡由海河教育園區向新區企業提供的專業技術人才,新區將給予學校50%的學費獎勵。
革新職教
破解濱海“用工荒”
“今年長城汽車天津項目各類用工缺口大約有7000人,預計到2015年整個天津項目園區內生產、管理人員總數將達到35000人左右。”在日前天津開發區2012年區情通報會上,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彥青告訴記者,目前,濱海新區共有6所職業院校,每年畢業生總數約爲7000人,也就是說,如果忽略專業要求,僅長城汽車公司一家就能吸納新區所有職校畢業生。除了像長城汽車這樣對從業人員有着旺盛需求的大型企業,在濱海新區還有很多急需招工的中小企業。統計顯示,今年,僅開發區10家重點用工企業的用工總量就將突破45000人。
面對新區各類企業面臨的用工難題,海河教育園區的職業教育改革成果日益顯現,正在充分發揮人才供給優勢。園區自成立以來,主動適應濱海新區經濟發展,確定人才培養方向,整合院校優質教育資源,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逐步將人才與市場對接。去年,海河教育園區共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6700人,一次就業率達95%,其中40%服務於濱海新區;全年開展社會培訓5萬人次,有近一半面向新區企業。
訂立合作
打造優質人才環境
不久前,濱海新區總工會在海河教育園區成立濱海新區職工素質培訓基地,並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泰達學院、天津科技大學、天津機電工藝學院、天津勞動經濟學校簽約合作,共同開展新區職工素質培訓。據介紹,基地以園區內的天津機電工藝學院爲依託,面向新區廣大職工,特別是一線技能型工人,開展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的多工種技能提升培訓及鑑定。同時針對企業需求,實施企業文化建設、拓展訓練、責任意識、心理測評等多課程、多主題培訓,全方位培養職工的綜合素質。
海河教育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合作機制有助於搭建人才供需平臺,通過推進政府交流合作、校企合作等人才培養模式,共同爲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來濱海新區發展、加快新區開發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才環境。
目前,園區管委會已與新區人力社保局、保稅區人力社保局簽訂人才開發合作協議;並與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動漫產業園簽訂聯合培養動漫產業人才合作協議,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藝學院還將與動漫產業園共同開發遠程教學平臺。同時,各院校堅持專業瞄準產業,與新區企業在專業建設、訂單培養、社會培訓、實訓基地建設等領域深化戰略合作。由教育部與本市共建的濱海新區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啓動8個,其中園區院校佔4個,涵蓋航空機電、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生物技術四大產業。設在園區內的中天實訓中心自投入使用以來,爲濱海新區高端製造業企業培訓高端技能型人才,累計培訓近1000人次;此外,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也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優勢,立足企業需求,爲新區輸送了大量實用型人才。
政策聯動
培育實用型人才
在開展合作的同時,海河教育園區積極探索建立“訂單+速成”的培訓模式。日前,開發區管委會與海河教育園區管委會簽訂了人才開發合作框架協議,今後將與園區聯手爲區內有用工需要的企業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同時還將推出“人才一體化協同開發方案”、共建“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等一系列舉措,使技術人才培養更具針對性。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郎東表示,“訂單式”人才的培養方向、課程設置等都將由企業與園區高校共同商定,使人才輸送至企業後立即上崗。
按照海河教育園區的辦學定位以及服務濱海新區的要求,未來海河教育園區將緊緊圍繞新區大項目的引進、落地、動建、投產、營銷,定期溝通新區企業用工需求與培訓需求,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專業設置,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促進各功能區、企業與海河教育園區簽署人才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效聯動機制,搭建人才供需平臺;同時,園區還將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對接產業發展專業、加快開發崗位技能“培訓包”等,充分發揮園區作爲本市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此外,爲實現園區與濱海新區互利共贏,新區還將在人才培養、鼓勵園區院校優秀畢業生到新區企業就業、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出臺相關優惠政策,設立人才培養、輸送基金,鼓勵企業出資支持園區職業教育發展。本報記者孫剛見習記者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