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海淀區曙光防災教育公園被高爾夫球練習場佔據(2011年6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公磊攝
會診:是開發商『頂風作案』還是監管部門『軟弱』?
據記者了解,早在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此後國務院和中央各部委至少下發了10道高爾夫球場禁令。國土資源部在2011年通報違法違規用地督辦案件時明確表示,2004年以後新建的高爾夫球場均屬『違規』。
有網民感嘆: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佔土地、造污染、用水量極大。『野蠻生長的球場,揮杆擊中的,不僅是生態與環境,更有政策的嚴肅和執法的公信。』
全國人大代表李秉記分析認為,強大的市場需求,巨大的利益驅動,讓違規高爾夫球場建設有令不行、屢禁不止。『大部分未經審批的高爾夫球場大多打著「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閑園」「綠化項目」等旗號獲得地方審批。而一些地方政府把建設高爾夫球場看成是拉動經濟的好項目。對建設單位非法侵佔農田、林地的做法視而不見。還有的開發商以高爾夫球場為誘餌,在球場周邊開發房地產項目,以此帶動房價、地價的上漲。』
全國人大代表張榮鎖指出,目前,發展改革委、國土、水利、林業、體育、旅游等相關部門共同監管高爾夫項目,各部門僅從自身角度出發各管一塊兒,形不成合力,雖為『多龍治水』,實則『多頭不管』、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