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天津北方網訊:幾級臺階難住了多少肢體殘疾的人,一部普通的電梯又令多少殘疾人望而卻步。近日,本報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自己的出行“障礙”重重,身體殘疾的他們,想要獨自順利外出,不免顯得有些困難。無障礙電梯、殘疾人專用通道,這些他們眼中的必需品,卻頗有些難求。
現象一 車站開啓情況不佳
記者首先來到了天津站。
“從一樓到二樓,我們爬了近二十分鐘,就是因爲無障礙電梯不開啓。”讀者胡先生說。據胡先生反映,近日,他與兒子來到天津站,想要由天津站後廣場前往二樓候車室,然而僅僅一層樓的高度,卻難住了兩人。因爲胡先生的兒子患有小兒麻痹後遺症,獨自行走很困難,而乘扶梯必須有人牢牢抱住他,否則任他一個人很難站穩,因此父子倆犯了愁,“站在無障礙電梯前十多分鐘,怎麼按都沒反應,最後只能爬樓梯了。”
記者來到天津站後廣場,在進入一樓大廳後,找到了設立在一側的無障礙電梯。電梯看上去很窄,據目測,寬度只能勉強容納一部輪椅。而在電梯旁的顯示器上,顯示着“1”層的字樣,而記者反覆按“向上”的箭頭後,電梯卻遲遲沒有反應。一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電梯已經被鎖,必須有專人才能開啓。而據瞭解,從後廣場進入二樓候車廳,只設立了這一部電梯。
記者又由天津站前廣場進入站內,在一樓大廳記者看到,扶梯兩側分別設有兩部電梯,而其中一側的兩部電梯上明確標有“保潔專用”和“商業專用”的字樣,且這兩部電梯已經上鎖,旅客無法自行使用。而另一側的兩部無障礙電梯,其中一部已經關閉,另一部雖正常開啓,可工人運東西、站內工作人員、旅客,都只能乘坐這一部電梯,也是人滿爲患。如果有坐輪椅的殘疾人想要乘坐這部電梯,似乎只能等到“空間”富餘時才能使用。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天津西站。
西站廣場上的地理位置示意圖明確標示着西站內各層都設置有殘疾人專用電梯,然而這些電梯目前卻都處於無法使用的狀態。
負一層西側的殘疾人專用電梯用黃色的工程圍欄圍住,根本無法使用,東側的電梯雖然沒被圍住,但按鈕處完全沒有顯示,也還沒有開放使用。一位拄着柺杖的女士接連找了幾個殘疾人專用電梯卻都發現無法乘坐,只得再走上一大段路回去乘扶梯上樓。
“腿腳不好使啊,來回走了這一圈就累了,要是電梯能用就省事多了!”拎着大包小包的這位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到西站乘車就圖個離家近,但是下車後還要走一段路去乘扶梯,對她來說實在有點辛苦,“不知道是不是剛建成的原因,感覺很多設施還不完善!”
現象二 高層多爲普通電梯
本市很多高層居民樓都設有電梯,然而這些電梯多爲普通的電梯,並非可供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電梯。溫女士每次出行都得有家人陪伴,因爲需要乘坐輪椅的她,連獨自在小區內逛逛都成了奢望。“我家住在19樓,坐在輪椅上,想要按到19層的按鈕都十分吃力。”
記者走訪了本市多處居民樓發現,樓內安裝的多是普通電梯,而並非殘疾人專用電梯。在南開區一處高層居民樓內記者看到,全部電梯需要刷卡才能使用並進入相應樓層,而感應器設立在電梯按鈕的最上端,如果乘坐輪椅,根本無法觸碰到。而該樓共有20層,按鈕都按照普通人的高度設立,並且沒有盲文,對於殘疾人而言,要乘坐這樣的電梯,相對比較困難。
現象三 居民樓通道有“障礙”
記者在河西區東樓附近一座居民樓外看到,該樓門口處設有一個坡道,坡道垂直高度有近一米,儼然將其變成了一個陡坡。記者嘗試踏上這個陡坡向上走,但顯得十分吃力。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平日裏他們推着自行車沿這裏進入樓內都很費勁,如果是殘疾人的話,就算後面有家人推着,恐怕也很難順利走上去。
而在大沽南路附近另一座居民樓外記者發現,該樓門口處並未有可供殘疾人使用的坡道,且想要進入樓內,還要邁過一級高約7、8釐米的臺階。雖然對普通人來說並不困難,而如果想要坐着輪椅上去,想必只能鉚足力氣了。新報記者王漸佟芳實習生郭宇攝影新報記者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