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另類祭品:怪模怪樣賣價高。 |
隨著清明節的到來,捧束鮮花、帶點水果去祭奠先人本是一件很文明的事,但記者日前走訪中看到祭品的“行頭”越翻越多,越翻越奇。紙紮的汽車、別墅已不稀奇,“童男童女”還不“到位”,在一些殯葬服務部裡,居然還能買到紙紮的保姆、寵物、信用卡。另類祭品在受到市民追捧的同時,記者發現殯葬市場暴利頗多,喪葬品利潤驚人。
現象
“現實版”另類祭品花樣多
每年清明節是祭掃的高峰期,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小轎車”、“別墅豪宅”、“金磚麻將”等祭掃物品價格也是越來越高。然而隨著祭掃物品的熱銷,傳統的香燭、冥幣、鮮花已經過時了,紙紮的“別墅”、“汽車”“彩電”、“洗衣機”等“現實版”祭品也不算新穎。今年清明節,記者在蘭州市殯葬用品市場更是發現了不少新花樣。
3月27日,記者首先走訪了位於華林山公墓附近的數家殯葬用品商店,一家殯葬用品店門前擺著除常見的紙錢、香燭之類的常規祭品外,還有“撲克牌”、“麻將牌”,各種車輛通用的“天堂機動車行駛證”。記者隨即向一家經營殯葬用品的店主問道:“今年這些祭掃物品賣的怎麼樣?”這位店主回答:“今年賣的比去年好,尤其是‘撲克牌’、‘麻將牌’,現在存貨都賣的差不多了,這兩天還得再多進一些,清明節又是一個高峰期。”
另據記者了解,在實體店銷售的祭品品種還不算多,網店還有各種各樣的紙紮別墅、小汽車、各類智能手機模型、冥府電腦以及紙紮彩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祭品,但凡在生活中能見到的商品,都有商家能想辦法做成祭品。
祭掃物品價格瘋長
在對祭祀品買方市場的采訪中,記者發現前來購買祭品的市民少的花50元,多則200元以上。面對新的祭品選擇,很多人會挑選一些,作為自家的祭祀用品。“並不是捨不得花錢,只是覺得價格有些離譜。”特地從外地趕來祭奠父親的張先生說,“把祭品買好再帶上來太麻煩,只好在公墓區附近買。”可是商家的話又讓張先生哭笑不得,“一年也就這一次,多花幾個錢給逝去的家人買個‘小汽車’,再買些‘麻將’‘撲克牌’的,這樣也不寂寞了。”
對於祭掃物品的價格,記者也特地詢問了幾家店主,幾位店主紛紛表示,一般定價都不固定,賣個幾元、幾十元的也很常見,就看來的人多不多了。
不過,也有許多市民在采訪過程中表示,並不認同這種祭祀形式,認為購買這類祭品反而顯得缺乏品位。和現在人們的收入相比,購買祭品的錢不算高,但如此祭拜方式是把不良風氣當成新潮,社會影響不好。
調查
要價喪葬品行業暴利驚人
昨日,記者來到華林山附近一家喪葬用品店。當記者詢問壽衣價格時,店主說道:“最便宜的440元,中檔的一般在千元左右,兩三千元的高檔貨也有。”記者看到,櫃臺裡擺放的壽衣均不標價格,由於顏色樣式都十分接近,顧客很難辨出優劣。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不時有顧客進來詢問價格,“拿套好點兒的壽衣。”其中一位顧客說。“這套1460元,料子很好。”店主趕忙介紹。“這麼貴,不能便宜點啊?”同來的一位女士忍不住討價還價。“這種事,怎麼能打折呢?為老人送終討價還價,老人在‘路上’會寸步難行。”言語至此,來者啞口無言,只得按價付錢走人。
曾經營過喪葬用品生意的吳先生向記者透露了該行業鮮為人知的一些內幕,據吳先生介紹,喪葬用品利潤很大,只要顧客一進門,就要用“孝心”和“吉利”套住他們,讓顧客明知不值卻不好意思還價。其中花圈大都是店內自己紮的,成本不過幾元錢,好的也不過一二十元,可對外售價卻達到四五十甚至上百元不等。像綢緞制作的壽衣五套件的進貨價也就在100多元左右,真絲的可能貴一些,即便是最好的也不會超過千元。但是這些成本價值不超千元的“優質”壽衣,出售的價格可謂不菲。吳先生也再三表示:“做這行生意吃的就是高額的中間價。”
傳統習俗助長喪葬品暴利
殯葬花費比較高,有一個原因不能忽視,那就是傳統習俗的影響。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正是人們這種“厚葬”的傳統習俗,助長了殯葬業的暴利。一些價格昂貴的喪葬用品大行其道,祭拜先祖燒紙錢、紮紙別墅的不文明現象仍普遍存在。記者在市區內部分喪葬用品店發現,門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祭祀用品,有“別墅”、“家用電器”等紙紮的祭祀用品,也有一些“房產證”、“駕照”、“手機”等“現實版”祭品。據一喪葬用品店老板介紹,紙祭品的價格主要是按物品大小和做工難度來定價。如紙紮的“手表”等小件物品加在一起也就七八十元,而像“別墅”、“轎車”等制作難度較高的則要上百元。今年開始興起的“手機”最便宜的也需要100元,而紙紮的“Iphone”、“Ipad”最高賣到300元。
對於高價購買祭祀品拜祭先祖的做法,市民看法不一。市民黃女士認為,不管買這些東西有沒有意義,作為後人總是要買的,這樣自己心裡也得到一絲安慰。也有市民表示,清明掃墓是寄托對先人的一份思念,用不著花這麼多錢買紙祭品,一把火燒成灰,從環境保護方面講也不好,應該選擇相對簡潔文明的祭祀方式。
呼吁
另類祭品屢禁不止倡議市民摒棄陋習
就此現象,記者采訪了城關區殯葬管理站鄭站長。據他介紹,為了不影響市容市貌,引導市民科學祭祀。禁止從事殯葬經營服務、殯葬用品生產或銷售的有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銷售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符的殯葬設備用品,這就意味著祭品市場拒絕“別墅”、“大奔”、“保姆”等另類祭品。
我們不願看到,小小的墳頭,祭品千奇百怪,這種另類祭品是對社會風氣的侵蝕,而祭品燃燒的濃煙不但污染了環境,而且極易引發火災。社會應該形成一種文明、節儉、環保的方式悼念和殯葬逝者,不要把祭祖搞成迷信活動,倡導文明祭祀和厚養薄葬,注重保護生態環境。
臨近清明,鄭站長倡導市民應該做到“追思先祖,儉朴為本”,樹立科學的祭祀觀,做到理性消費,杜絕攀比心理;積極開展鮮花祭祀、網上祭祖、植樹祭祀、家庭祭祀等祭祖儀式,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以及清掃墓碑、誦讀祭文等健康的方式寄托哀思。
鄭站長最後表示,近期,蘭州市已采取工商局嚴查,殯葬館協查等方式,禁止小商小販在路邊設攤擺賣殯葬用品。
相關新聞
3月29日,七裡河工商分局西津東路工商所對轄區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非法銷售紙人、元寶等迷信喪葬用品的3家違規商戶進行集中查處,收繳紙人及天堂美元、大洋、銀元等各類迷信喪葬用品300餘件(張)。□晚報記者羅嫣通訊員馬文凱
昨日記者獲悉,清明將至,為引導廣大市民科學文明祭祀,西固工商分局開展了清明節祭祀用品市場專項整治,截至3月29日,共檢查經營戶60餘戶,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11份,取締無證照經營戶兩家,收繳無合格證鞭炮50萬響,銷毀各類違禁祭祀用品1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