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我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包括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社科院臺研所所長餘克禮在內的部分大陸學者近日前往臺灣參加第二屆“愛與和平論壇”,與島內人士交流,想知道這些重要的大陸學者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另外,臺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又表示說,這樣不分黨派立場的交流如果持續下去,兩岸將有可能開啓政治談判,不知道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第二個問題,據我們瞭解ECFA後續商談正在上海進行,這次的商談好象非常的低調,兩岸媒體都沒有能夠獲得比較新的信息,不知道發言人是否知道談判的相關進展?這次談判這麼低調,是不是因爲雙方有一些比較大的分歧?另外,外傳兩岸的經合會將在下週召開,臺經濟部門負責人施顏祥昨天也表示,不排除時間就在本月,不知道國臺辦方面有沒有這方面的消息?謝謝。[10:50]
[範麗青]:您的第一個問題,據我們瞭解,大陸學者是應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的邀請,赴臺參加兩岸學術交流活動。[10:50]
[範麗青]:您的第二個問題,爲了推動實現ECFA後續各項目標,兩岸經合會及其下屬各工作小組一直保持密切的溝通,並且已經分別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根據ECFA有關“兩岸經合會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的規定,經合會的第3次例會擬於4月的中下旬在臺灣召開,具體的時間、地點,由雙方協商確定。[10:53]
[新華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還是關於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問題,在日前博鰲論壇的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上也是備受關注。也有學者提出說,如果在臺灣設立一個人民幣的結算中心,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想請發言人對此做一個評價。第二,關於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城市開放,在博鰲論壇上,邵琪偉局長也提到說這是體現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穩步推進,請問發言人,在今年這10個城市的開放穩步進行的同時,今年還有沒有可能再啓動有關新增試點城市的開放工作?還是說這10個城市的試點就是今年的最後10個城市開放,就是到此爲止,明年再做下一步工作?謝謝。[10:58]
[範麗青]:關於推動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我們一直持積極態度,希望儘早取得成果。[11:00]
[範麗青]:個人遊問題我剛纔已經做了回答,也說得相當清楚了,您是不是也有點太心急了。這10個城市的開放,就是做好準備,準備好了就可以開放。謝謝。[11:02]
[中新社記者]:我看到有報道說,臺灣作家黃春明去年在演講的時候,有人攻擊他說,臺灣作家不用臺語文創作是可恥的,他因此跟人家發生了言語衝突,被告上法庭,日前被以公然侮辱罪判罰。臺灣和大陸都有一些作家對臺法官的判決感到不可思議。請問國臺辦有何評論?謝謝。[11:03]
[範麗青]:對於這一案件本身,我不評論。衆所周知,臺灣是閩南方言區,閩南話也是中國話的一種。我們要警惕有人利用方言來散佈“臺獨”主張。[11:03]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海峽飛虹中文網記者]:第一個問題,正在非洲訪問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9號說,因爲兩岸關係的改善讓臺灣的國際空間變大,但臺灣的國際活動還有很多的限制,對此不滿意,還在繼續努力。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兩岸文教交流惠及社會各界,雙方如能加快商談及早達成一致,請問發言人,這方面協議的商談進展如何?有無具體時間表?謝謝。[11:04]
[範麗青]:對於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11:06]
[範麗青]:您的第二個問題,兩岸的文教交流有利於兩岸文教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商籤兩岸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協議,是兩岸文化界、教育界的共同期待。兩岸的文化教育界人士,也一直在做相關的準備。我們也希望,商籤兩岸文化教育領域方面的交流合作協議能夠列入兩岸的協商議題,早日進行協商。謝謝。[11:06]
[臺灣《工商時報》記者]:日前吳敦義在博鰲表示,希望兩岸的證券和保險業可以參照銀行業來成立金融監理平臺。請問今年上半年兩岸證券和保險業的監理平臺是不是可能成立?另外,當時李克強副總理有提到說,未來將進一步擴大開放進口臺灣的農漁產品,請問這些開放的產品項目會有哪些?開放的時間點大概會在什麼時候?謝謝。[11:07]
[範麗青]:您的第一個問題涉及加強兩岸金融合作。關於兩岸金融合作,兩岸有關方面一直在進行密切的溝通,時機成熟了、溝通完成了,他們就會啓動,就會進行。[11:08]
[範麗青]:您的第二個問題,ECFA早期收穫計劃今年應該說已經百分之百的來實施、落實了,擴大臺灣的農漁產品更多的減免稅進入大陸,這也是我們在落實ECFA後續協商貨物貿易方面的商談中,大家都要共同討論的,目前有關方面也都在密切進行兩岸ECFA後續的協商。謝謝。[11:08]
[團結報記者]:日前大陸學生在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上說到,陸生沒有健保不敢看病的遭遇,臺灣方面也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商業保險,但是還是難以消除對於陸生歧視的嫌疑,請問發言人,大陸方面有沒有對此做一些工作?謝謝。[11:09]
[範麗青]:對於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學生目前也有了一些反映,我相信臺灣方面也聽到了。我們希望積極推動兩岸的教育交流,但是同時也要爲兩岸的教育交流來創造有利的條件,希望臺灣方面進一步爲大陸學生赴臺學習提供正常的環境和必要的條件。謝謝。[11:09]
[法制晚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隨着兩岸的交流日益頻繁,包括第二批個人遊試點城市的開放以及今年是第二年啓動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也有一些評論認爲民間的交往手續還是比較麻煩的,請問一下國臺辦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有沒有和臺灣的相關部門採取一些溝通的措施?第二個問題,今年是蔣介石逝世73週年,近日蔣孝嚴有一些建議,認爲兩蔣陵墓移居大陸時機並不成熟,請問大陸對此持什麼態度?謝謝。[11:10]
[範麗青]:您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希望臺灣方面爲大陸學生赴臺學習提供更加正常的環境和必要的條件。[11:11]
[範麗青]:您的第二個問題,我目前沒有這方面的信息。謝謝。[11:11]
[人民日報記者]:我有個小問題,第二批開放個人遊10個城市裏,好象沒有東北地區的城市,日前臺灣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說,這是大陸方面的一個考慮,不知道發言人知不知道大陸方面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樣安排?謝謝。[11:11]
[範麗青]:第二批開放赴臺個人遊的試點城市包括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成都、濟南、西安、福州和深圳,開放的城市是經過兩岸協商決定的。謝謝。[11:12]
[範麗青]: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裏,謝謝大家。[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