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北京科技大學星期四人文大講座”是該校爲提升大學生人文修養開設的講座,在100餘位主講的專家學者中,大港港西街聯盟村農民孫文景成爲最“獨特”的一位。日前,在北京科技大學的學術報告大廳裏,數百名高校學子傾聽了孫文景《科舉文化與現代考試製度》的講座,反響十分強烈。
據介紹,“北京科技大學星期四人文大講座”是該校爲提升工科大學的人文情懷,體現大學校園的文化氛圍而舉辦的。每期講座均特邀全國各地的知名專家學者來校演講,孫文景的《科舉文化與現代考試製度》已是第166期。報告會當天,孫文景圍繞主題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會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孫文景也由此成爲首個登上該講座的農民學者。
今年46的孫文景從來沒有進入過大學校門,但憑着對各種書籍情有獨鍾和青燈黃卷下的苦讀,最終由農民變成了學者。購書、讀書、藏書、寫書成爲他人生的一大樂事。孫文景年輕時曾立下志向:要存書1萬冊,讀書1萬冊,寫書100冊。如今,前2項目標已過半。寫書的願望則順應時代潮流,因此他決定在網絡上施展“拳腳”。2008年,他開通個人博客,從此互聯網上便多了個“雲寄錦書”的博客。幾年來,他筆耕不輟,上傳作品60餘篇,十幾萬字。北京科技大學經介紹知道了孫文景,並通過孫文景的博客瞭解到他的專業素養,所以才邀請孫文景來講座。
採訪中,孫文景的藏書引起了記者的濃厚興趣。據瞭解,目前孫文景的藏書以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爲主線,涉及歷史、藝術、哲學、人物傳記等,詩歌、散文、小說應有盡有,數量達6000餘冊。孫文景告訴記者,“書中自有黃金屋”此言不虛,如今他已經可以用讀書“養”讀書。許多人慕名約他寫文章講學問,收入足夠支持他藏書、讀書的生活。
孫文景告訴記者,他現在又增添了一項新的收藏門類——我國縣級區域的縣誌(地方誌)。孫文景說,目前我國縣級行政區約3000個,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把所有的縣誌收集齊全。(記者蘇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