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名詞解釋和說明
1、“兩化互動”發展戰略:指統籌處理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的關係,聯動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加快建設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生活三位一體的新城區。
2、“三創”活動:指通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低碳產業園區、低碳宜居城市,促進能源結構低碳化、產業結構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
3、“五小”企業:指浪費資源、技術落後、質量低劣、污染嚴重的小煤礦、小煉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電等生產企業。
4、氣化廣元:指我市提出並啓動的一項清潔能源行動,旨在通過大力發展天然氣、沼氣等清潔能源,加快以氣代柴、代煤、代油進程,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我市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佔比。
5、廣元七絕:指蒼溪紅心獼猴桃、米倉山牌富硒富鋅綠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蒼溪雪梨、劍門關豆腐、廣元橄欖油七種特色農產品品牌。
6、三化聯動:指通過統籌規劃、集約推進,加快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聯動發展。
7、“四園驅動”山區統籌城鄉發展經驗:指以現代工業園、特色農業產業園區、生態文化旅遊園區、新型職業教育園區爲載體,加快形成“四園”成極、連極成軸、點軸帶面的發展格局,驅動城鄉統籌發展。
8、三化一轉變:指通過生態項目產業化、基地建設園區化、資源利用品牌化,促進林業資源利用由粗放低效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的山區林業綜合開發模式。
9、三江新區:指在嘉陵江、白龍江、青竹江三江交匯地帶,以寶輪、昭化片區爲核心,按照“產城一體、兩化互動、三化聯動”要求規劃建設的現代化低碳新城區,規劃面積306平方公里,核心區87.2平方公里,人口69萬人。
10、四聯創:指創建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省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11、“醫改”五項重點工作: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五項重點工作,即健全和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12、“助農增收、致富還貸”行動:指我市在地震災區率先提出並實施的一項惠民富民行動,旨在幫助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逐步償還農房重建貸款。
13、三通四聯兩倒查:指暢通羣衆網絡訴求渠道、暢通民生求助渠道、暢通領導幹部接訪渠道;聯繫困難羣衆、聯繫基層、聯繫工作實際、聯繫分管部門;倒查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對羣衆工作落實不力的責任,倒查責任單位該辦不辦、矛盾上交的責任。
14、“大調解”體系:指充分依靠和利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力量,健全完善信訪、綜治、民調、司法“四位一體”的調解體系。
15、清網行動:指從2011年5月至12月,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網上追逃專項督察行動。
16、“五個一”基本思路:指“一個總體取向”: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一個發展方略”:統籌城鄉發展;“一個發展戰略”:資源轉化;“一個發展路徑”:低碳發展;“一個發展主導”:新型工業化。
17、“一主、兩副、多點”的城鎮空間佈局:指沿河谷、平壩地帶構築的我市城鎮空間結構。一主:廣元中心城區;兩副:蒼溪、旺蒼兩個區域副中心城市;多點:劍閣、青川、朝天及其他重點集鎮。
18、新網工程:指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包括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農產品市場購銷網絡、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
19、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指2005年開始實施的以城區店爲龍頭、鄉鎮店爲骨幹、村級店爲基礎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工程。
20、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指農業部2000年提出的農村生態建設工程,旨在通過能源建設的科學利用,引導農民逐步改變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在解決溫飽和追求富裕的同時,達到徹底改善生態環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的。
21、“三百”工程:指送文化演出到廣場一百場、社區一百場、農村一百場。
22、“三下鄉”活動:指送文化、科技、衛生下鄉鎮。
23、“四進社區”公益文化活動:指送文化進社區、送科技進社區、送衛生進社區、送法律進社區。
24、兩新組織:指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
25、“兩集中、兩到位”:指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向一個內設機構相對集中,該內設機構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部門將行政審批權向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授權到位,行政審批事項在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到位。
26、效能建設“三項制度”:指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