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8日的那個夜晚,在佳木斯市勝利路北側第四中學門前,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醉酒的女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女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她的學生們得救了,而這位英勇的女教師卻因受重傷而雙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這一幕,讓我們看到師者最基本的天性。
這種天性在危難時刻迸發出來,讓張麗莉奮不顧身的撲上去保護自己的學生。她的舉動,絕非一時衝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都有規定,老師要關心學生,保護好學生的安全;同樣,在我們的傳統價值觀中,老師也是“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的楷模。這種愛,正是教師最令人敬重的閃光點,儘管之前一小部分惡劣的先例令教師職業的形象蒙羞,但幸好大衆的誤解、輿論的偏狹並沒有讓真正優秀的教師退縮,相反,他們在用自己的努力維護“教師”這個職業的崇高。
在功利主義橫行的當下,部分意志薄弱的人正在逐漸喪失中華民族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傳統,冷漠戒備的實用主義處世哲學盛行。面對別人伸出的手,有些人總是質疑對方舉動是否別有企圖,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對他人的求助視而不見,寧可圍觀苦難爲自己的冷漠尋找藉口,最後將逐漸消失的良善歸咎於集體的影響。其實這只是每個人的道德在蒙上所謂的“紅布”,也正因爲有無數只冷眼才組成這冷冽的環境。
古語云:“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在剛剛結束的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90週年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講話時提出希望廣大青年堅持高尚品行。青年作爲社會最積極、最活躍、最有生氣的一支力量,青年應該肩負起最基本的道義和良知。年僅29歲的張麗莉失去了雙腿,至今仍未脫離危險,她與諸多青年一樣,本應享受着大好青春年華,當她伸出手,她做出了偉大的選擇,我們不忍看她受如此殘忍的痛苦,但這痛苦如同一場靈魂的儀式,她的選擇所代表的善是這個時代裏青年人應有的價值觀。
相信張麗莉會成爲這個時代青年的新榜樣,但這榜樣並非讓你去做出犧牲的選擇,只是希望你在面對他人伸出的求助之手時敢於回眸。當你拉住那隻手,這社會便會多一線光芒,這光芒終究會掃清道德上空的霧霾,讓善與愛的陽光灑下,給前行者指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