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拉克斯”(前)和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專家在一起 新華社發 |
| “拉克斯”在撒歡 新華社發 |
內蒙古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制造重點實驗室9日向媒體宣布,他們培育的世界首例轉乳糖分解?基因奶牛誕生,並健康成長;此成果為培育“低乳糖奶牛”新品種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1
世界首例轉基因
“低乳糖奶牛”誕生
9日下午,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郊外的一個奶牛繁育基地,記者看到新誕生的轉基因“低乳糖奶牛”牛犢時,它正在一個大牛欄裡與同伴嬉戲,並不時鑽到其母親腹下吃奶,看上去它與一般的黑白花奶牛牛犢沒什麼兩樣。
據內蒙古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生物技術重大專項項目負責人之一的張立教授介紹,這個取名為“拉克斯”的轉基因牛犢誕生於2012年4月24日,目前很健康。
張立說,2011年5月,他們的科研團隊在一頭黑白花奶牛懷孕45天的一個牛胚胎中提取了成纖維細胞,然後在實驗室通過一個轉染程序,把乳糖分解?基因轉到該細胞中,接著建成含有轉乳糖分解?基因克隆牛胚胎;2011年7月,將其移植到受體母牛體內並使其成功懷孕。懷孕283天後,受體母牛正常分娩,“拉克斯”誕生。
由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周歡敏帶領的這個團隊,去年共對14頭奶牛實施了轉乳糖分解?基因胚胎移植,3個月妊娠檢查懷孕7頭,妊娠率高達50%。2012年4月,懷孕到期共產牛犢5頭,產犢率達36%。經過鑒定,5頭牛犢中有3頭轉乳糖分解?基因成功表達,但另2頭在誕生24小時內夭折。
2
將給“乳糖不耐癥”人群
提供“放心奶”
“乳糖分解?,可以將乳糖分解為被任何人利用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張立說,人群中有部分人因缺乏乳糖分解?而不能飲用鮮牛奶,其原因正是由於牛奶中含有乳糖。當人體內乳糖?含量缺少時,鮮奶中的乳糖在腸道中就不能被吸收利用和發酵,從而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引起腹脹、腹痛,導致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因此,這部分人對牛奶敬而遠之。“低乳糖奶牛”的誕生,有望給患有“乳糖不耐癥”的人群提供“放心奶”。
張立說,他們對“拉克斯”進行的檢測鑒定顯示,乳糖分解?因子已在其體內充分表達。待它長到25個月、正常產犢後,即可生產低乳糖牛奶。
周歡敏說,“低乳糖奶牛”的利用前景可觀,是能生產不含乳糖或低乳糖牛奶的奶牛新品種,勢必會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新華社電
-相關鏈接
我國曾培育出
賴氨酸轉基因奶牛
2011年8月6日,吉林大學農學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獲得一頭攜帶轉入賴氨酸基因克隆牛犢。這頭克隆牛毛色黑白相間,出生時體重為31.5公斤,健康活潑。作為人類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的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牛,它的誕生標志著國際克隆技術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該項目負責人、吉林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動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省動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子義教授向記者介紹了這頭克隆牛的培育過程。經初步檢測,這頭黑白花色的轉基因牛犢體內攜帶所轉入賴氨酸基因。
為什麼要培育攜帶賴氨酸基因片段的克隆奶牛?因為賴氨酸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之一,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代謝平衡,提高鈣的吸收,加速骨骼生長,同時有促進生長發育、增加食欲、減少疾病和增強體質的作用。
“人體自身不能合成氨基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得。而中國人的主要食物——谷物的賴氨酸含量普遍較低,需要從高賴氨酸含量外源蛋白中補充攝入量的不足。”李子義表示。
吉大農學部這頭賴氨酸轉基因奶牛的誕生,使得高賴氨酸牛奶的生產成為可能,為人類通過食物補充賴氨酸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