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一條“眼保健操無用論”的微博讓眼保健操的話題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17日表示,教育部很重視網上關於眼保健操的討論,目前已在組織相關眼科專家對此作出解釋,會盡快向網友公布。當問及做眼保健操這麼多年來到底有沒有效果,該負責人坦言並不清楚,因為缺乏相關調查。該負責人表示,“當年推廣眼保健操肯定是經過專家認證的,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1
教育部回應:
有一定科學依據
教育部衛生與健康教育處相關負責人1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網絡上出現的關於眼保健操的討論,教育部門很重視。
該負責人認為,一般而言眼保健操在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睛疲勞方面來說是有用的,但具體作用有待專家解釋。當記者問及做眼保健操那麼多年來到底有沒有效果,她表示並不清楚,因為缺乏相關調查。在眼保健操會不會產生“紅眼病”和眼部感染的問題上,她表示影響視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隨便就歸咎於做眼保健操。
有眼科醫生指出,眼保健操是否有效一直缺乏醫學證據。對此,該負責人表示,“當年推廣眼保健操肯定是經過專家認證的,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並呼吁,需要理性看待網絡上的言論,“家長關注這樣的信息能理解,要看發布的網友是什麼身份,是不是眼科專家”。
2專家釋疑:
新版動作能避免感染
其實早在2007年,方舟子就質疑過眼保健操,稱世界上只有中國在推行眼保健操,中國學生的近視率卻排世界第二,做眼保健操非但不能預防近視,還可能有害。對此,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朱劍峰表示:“眼部的穴位按摩能緩解睫狀肌疲勞,放松眼部肌肉、通經活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對於能否控制近視,專家一直都有爭論,但絕對沒有害處。”
朱劍峰透露,2009年至2010年期間,該中心就曾在學校做過一項抽樣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眼保健操對於短期內視力的恢復和眼疲勞的緩解起到一定作用,但至於它能不能長期提高視力、對近視能不能起到長期控制作用,目前並無任何證據支持。
對於“眼保健操能引發眼部發炎和感染”的說法,朱劍峰也並不認同。他指出,以前老版本的眼保健操第二節為“擠按睛明穴”,即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後向上擠,這個動作是靠近眼球最近的,也極有可能碰到眼睛,但新版的眼保健操出來後已經取消了這一節的動作,並不會出現感染的問題。
3
專家建議:
要繼續提倡眼保健操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教授也認為,眼保健操當時創立的目的是運用傳統醫學的模式,為了宣揚愛眼護眼的理念,讓眼睛得到放松,從而保護眼睛,不能把近視率的增加歸罪於眼保健操“無用論”。“眼保健操的功能被質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主要反映了我國對青少年近視的焦慮,從目前來看,大多數青少年近視的防治還是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周行濤也建議,各中小學仍需要繼續提倡眼保健操,通過閉目養神、穴位按摩等手段使眼睛得到休息,也有利於培養青少年愛眼護眼的理念,而對於成年人來說,工作之餘做眼保健操,有利於調整眼睛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