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氣悶熱,腸道疾病患者逐日增多,記者昨天來到市一中心醫院消化科,目睹了醫生忙碌接診的身影。
上午10時,記者來到醫院二樓的診室,主任醫師華建平正忙着爲病人診療,診室門口排着長隊。
“你這是慢性胃炎,吃飯時不要吃得太快,要細嚼慢嚥,多吃些粥和新鮮蔬菜,儘量不吃煎炸食物。給你開一些藥服用,胃疼胃脹的症狀會逐漸消失……”診室裏,華主任的嗓子已有些沙啞,但仍耐心細緻地爲每一個患者看病。她面前放着一杯水,但她只是偶爾喝上一小口,一上午快過去了,水基本沒怎麼見少。
“病人一個接着一個,爲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大夫都儘量不喝水,就爲能多給患者看病。”導診護士悄悄告訴記者:“其實華醫生已經感冒兩天了,早上吃了兩片感冒藥就趕來坐診了,你看她戴着厚厚的雙層口罩呢!”
“她爲病人着想,不該做的檢查她不讓你做,上週我得了食道炎、慢性胃炎燒心得厲害,當時很害怕,華大夫安慰我說不必做胃鏡,吃藥就可以了,可我堅持做了胃鏡,之後的檢查結果印證了華主任的判斷。”在診室門口,患者張麗琴說,她按照華醫生囑咐進行服藥,現在胃病已不再犯了。
“可不是嗎,到醫院看病,醫生診斷是否準確至關重要,不僅省錢省事,還能少受罪。”從北辰區趕來醫院複查的張海強大爺告訴記者,5月中旬,他腹脹嘔吐到某醫院就診,被診斷爲“轉氨酶高,黃疸引發肝炎。”醫生按這兩種病進行治療,可治了10多天病情不僅沒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黃疸越來越多。後來到一中心醫院華醫生診斷,那根本不是肝炎,而是膽管結石,其實就是膽管結石造成繼發性肝受損傷,開藥治了兩個療程,病全好了。
前不久,武清區72歲的劉順香老人,因腹脹腹痛到北京多家醫院就診、住院,做了胃腸鏡、B超、CT檢查等系列檢查,兩個月花了近3萬元,可病情一點也沒好轉,爲此老太太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經病友介紹,今年初來到一中心醫院就診,華建平檢查後,並沒有發現惡性病變,最終確診爲腹膜後纖維化。
住院治療三個月,老太太的病情就開始好轉了,現在已康復回家了,體重增加了近10公斤,恢復到原來的體重。老人病癒回家後,讓女兒送來一面錦旗:“耐心細緻藥到病除,解除病痛妙手回春!”
13:10,記者在“診療登記表”上看到,華醫生已爲62名患者問診。當她送走最後一名患者後,記者試圖和她聊幾句。可她說:“我得先回住院部,那裏還有14名住院病人,昨天下班後就一直沒見到他們,我得先去看看那裏的病人……”(今晚報記者黃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