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0人(羣體)入選“中國好人榜”,位居省會城市前列;預計8月底在全國率先建設文明網羣;再次被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稱號……昨天下午召開的全市宣傳部長座談會上傳出了諸多利好消息。
60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繼‘磨店佳話’之後,肥東縣、蜀山區又涌現出‘最美鄉村教師’、‘最美紅領巾’等先進典型,爲‘中國最美’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林存安介紹說,我市公民思想道德再創佳績,截至目前,共有60人(羣體)入選“中國好人榜”,位居省會城市前列。
此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也進一步加強。其中,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取得歷史性突破,我市兩名選手參加全國中學生演講比賽,分別獲得第二名、第四名的好成績,另外1名選手參加全國中學生徵文比賽,獲得了一等獎。
在全國率先建設文明網羣
“近期中央文明辦將開展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要以這次迎檢爲契機,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一次‘圍剿’。”林存安說,其中,要深化文明交通行動,增強公民的文明交通意識,突出抓好文明交通志願服務和路口、路段認管活動,打造一批文明交通示範點。
同時,要破解重點區域、行業創建難題。“對重點難點區域、行業,把突出性的專項整治和經常性的制度建設結合起來,一件一件事情、一個一個環節、一項一項任務抓落實,全力以赴把‘難點’變成‘亮點’、‘重點’變成‘得分點’。”
據悉,合肥文明網建設在中央文明辦、中國文明網的歷次測評中均名列前茅。接下來,合肥將在全國率先建設文明網羣,各縣(市)區預計於8月底前完成文明網建設並正式開通。
推進非時政類報刊改革
“合肥正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競爭發展的‘軟實力’進一步增強。”林存安介紹,我市再次被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稱號。其中,非時政類報刊改革及廬江、巢湖地區文化體制改革紮實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進一步深化,長豐縣藝術團的改革經驗入選文化部《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典型經驗選編》。
“改革發展無止境。”他指出,要繼續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改革,抓好非時政類報刊改革,儘快完成《今日生活報》、《合肥廣播電視》兩項改革任務,推動廬江、巢湖地區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對接深化。
加大傳統文化保護力度
在發展公共文化事業方面,林存安表示,要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全面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年初確定的28個重點項目建設,已竣工的要抓緊投入使用,已開工的要加快進度,未立項的要抓緊立項。”
“這些項目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他特別強調,“現有基礎設施一定要用起來,不能閒置浪費。重大文化場館可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引進專業化的團隊進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還將注重培育特色文化,加大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力度。一方面,對大孔祠堂、唐氏故居等文化遺產加強保護和利用,對李鴻章當鋪、烔煬老火車站等危在旦夕的古建築進行搶救性保護。
另一方面,將加大廬劇、巢湖民歌及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力度,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據悉,長豐縣將把廬劇《金鳳》打造成爲繼《女村長》後又一部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