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老百姓打官司最看重執行,如果打贏了官司卻無法兌現權利,那麼無異於拿着一張“法律白條”。寶坻區法院院長戚忠東坦率地說,當前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與人民羣衆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執行難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不僅損害了司法權威,也傷害了羣衆感情。爲了最大限度實現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寶坻區法院深挖內部潛力、整合社會資源、加大執行力度,用實際行動向“法律白條”說不。
全院一盤棋“老賴”無處遁形
戚忠東告訴記者,爲使執行工作順利進行,寶坻區法院實行全院一盤棋的工作模式,即注重立、審、執協調配合,強調立案、審判過程中要兼顧執行。在立案階段,對當事人進行有效的訴訟指導、法律釋明和風險告知,適度引導和督促申請人及時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爲後續執行工作創造條件。依法辦理訴前財產保全,確保案件受理後能及時審理、執行。在審理階段,加大調解力度,着力化解矛盾,促進案件自動履行。
在具體辦案中,要求幹警要窮盡一切執行措施。把有執行能力卻拒不履行給付義務的“老賴”的不良信息通過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上傳至互聯網予以發佈,使執行信息成爲社會徵信系統的一部分,限制有不良記錄的當事人貸款、投資、出境、購房及其他高消費,促使其自動履行生效裁判。截至目前,該院已有1.2萬餘件執行案件和被執行人信息錄入該系統,讓“老賴”無處遁形。對於個別頑固人員,依法採取搜查、查封、扣押、拍賣等強制措施。對暴力抗拒執行的,堅決予以罰款、司法拘留、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近兩年來,該院共對221名被執行人予以司法拘留,其中有7人被追究了刑事責任。
努力促執行態度決定一切
戚忠東認爲,態度決定一切,他要求法官在辦理執行案件中必須深入百姓,迎難而上,充分調動各種有利因素,想辦法、創條件、促執行,滿足當事人的合理訴求。
去年夏天,寶坻區法院處理了一起相鄰關係執行案件。申請人與被執行人都居住在平房大院,前後爲鄰,申請人前門口對着被執行人後門口,雙方因出入問題產生糾紛,進而對簿公堂。宣判後,申請人多次要求被執行人按照判決將其房屋後沿1米內高於街道0.28米的土和雜物清除,但由於執行標準不易把握,申請人對清除的結果不滿意。此後,申請人多次上訪,鄰里間的矛盾也愈發尖銳。爲了從根本上解決糾紛,法官冒着酷暑到現場不厭其煩地做雙方工作,並親自動手清理土堆,讓雙方當事人深受感動,積聚內心的怨氣得以化解。
避免傷和氣執行兼顧和諧
在執行過程中,寶坻區法院一直倡導和諧執行。戚忠東說,雖然執行工作有較高的強制性,但本着從根本上化解社會矛盾的原則,該院儘量通過做思想工作,使雙方當事人在不傷和氣的前提下解決爭議,實現“雙贏”。今年1月到7月,該院自動履行及和解執行的案件達140件。
該院曾處理的一起案件中,申請人是一家牧業公司,要求被執行人張某退出魚池。執行過程中,承辦法官經調查發現,該家牧業公司是重要的生豬生產基地,案件如不能及時執行,會對該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損失。而被執行人年逾六旬,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離開魚池將無法正常生活。考慮到雙方實際情況,執行法官沒有簡單地採取強制措施,而是做了大量調解工作,最終申請人一次性補償被執行人10萬元安置費,被執行人及時退出了魚池。現在,牧業公司每年創造利潤上千萬元,被執行人也得以安享晚年。
常懷愛民心關注弱勢羣體
戚忠東告訴記者,執行工作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牽涉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爲此,寶坻法院一直要求幹警常懷愛民之心,多行利民之事,真正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對弱勢羣體,更要給予特別關注,保證他們的基本生存條件,體現司法以人爲本。
今年年初,該院執結了一起勞資案件。被執行人是一家服裝公司,因經營不善,生產停滯,不僅無力償還自身債務,還拖欠了農民工大量工資,由此引發了75件執行案件。爲了確保工人們拿到血汗錢,執行過程中,法官努力尋求解決途徑,並多次找到公司老闆,入情入理地同他講事情的影響和利害。最終,老闆答應給錢,但表示需要幾天時間籌措資金。可就在這幾天裏,老闆分別給幾個農民工代表打電話,明確表明一分錢都不會出。法官得知此事後,隨即來到公司廠房,老闆的妻子推說老闆去外地了,法官感覺有詐,便徑自在廠房內尋找,果然,老闆正在一臺機器後面藏着呢!法官向他講明來意,並表示對其拒不執行判決的行爲罰款5000元,若再惡意拒絕執行將對其採取拘留措施。老闆迫於壓力,第二天就將拖欠的全部工資款交到了法院,工人們在春節回家前如願領到了工錢。
艱苦的努力換來豐碩的成果,今年1月到7月,寶坻區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1930件,執行結案1670件,平均執行天數42.5天,到位資金8497萬元,執結標的到位率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