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導盲犬貝蒂被拒,靠在主人身邊挺委屈。 |
9月1日,修訂後的《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施行,它在殘疾人的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規定方面有了突破,如盲人可以牽引導盲犬乘坐交通工具和出入公共場所、殘疾人憑證可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等。然而新辦法實施第一天卻遭遇諸多現實阻礙,不少條款因各地未出配套實施細則暫時難以付諸實施。
濟南首隻導盲犬
仍被公交說不
9月1日上午10時,濟南首隻導盲犬的主人陳欣牽着愛犬貝蒂在34路公交車的陽光舜城站牌下等候公交車。從玉函路的家到陽光舜城的按摩店,是陳欣每天的必經之路,坐34路公交車恰好直達,一共要坐6站。
“說實話心裏很忐忑,不知道讓不讓上。”戴着墨鏡的陳欣告訴記者,自從貝蒂4月21日來到濟南,最初的幾天他還能帶着貝蒂進商場、餐廳,乘坐公交車和出租車,可沒過多久,貝蒂就被34路公交車隊明確拒絕了。工作人員拒載的理由是,根據規定禁止攜帶寵物乘坐公交車。當陳欣解釋貝蒂是一隻工作犬而不是普通寵物時,對方則稱:“那也是狗,如果出了事怎麼辦?”
沒幾分鐘,一輛34路公交車緩緩開來,車上乘客寥寥無幾。貝蒂正要帶着陳欣上車,司機立即制止:“對不起,公司有規定,不讓狗上車。”記者拿出當天開始實施的《辦法》給司機解釋,新法規第四十八條明確規定“盲人可以牽引導盲犬乘坐交通工具和出入公共場所”,司機的答覆是:“公司沒有通知我們有新法規,我們沒接到新通知。”
再次被拒絕後,陳欣轉身牽着貝蒂往回走。“今天被拒了,得給貝蒂調適一下。現在不敢再讓它試別的車了,否則萬一又被拒載就麻煩了。”陳欣站着與記者說話時,貝蒂無精打采地趴在陳欣腳邊,不斷用頭輕輕去蹭主人。陳欣解釋道:“它受了委屈才會這樣,飯量、情緒都會有很大變化。”
地方細則未出臺
致新法難落地
法規明明已經給開了“綠燈”,導盲犬爲何還不能上公交車呢?濟南市殘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省裏已經於9月1日開始實施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但各市相對應的實施細則還沒有出臺,涉及單位和部門也就沒有可參照執行的具體規定。
記者瞭解到,除了導盲犬可以上公交車之外,我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的不少新規定也未能付諸實施。例如新辦法規定,所有殘疾人可以憑藉殘疾證或有效證件免費乘坐公交車(之前的規定只侷限於盲人和下肢殘疾人),然而9月1日當天,記者在濟南瞭解到,之前不能免費坐公交車的殘疾人仍然無法享受到新辦法帶來的實惠。
對於記者“何時能出臺細則”的詢問,該工作人員表示正在商議中,具體出臺時間還不確定,“到時候得聯合公交部門、教育部門和其他涉及的各個部門發文件,這樣才能真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