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居住的小區有不少退休老人。除少數有特殊愛好,譬如喜歡遛鳥或下棋的老人外,大多數老者喜歡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他們從國家大政一直聊到每天的菜價,而最能引起衆人興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子女。
我“旁聽”過幾次。時間一久,我發現有幾個老人特別喜歡“吹牛”,在子女是否有出息的問題上競相攀比。雖然言談中有誇大其詞的“嫌疑”,但礙於情面,瞭解內情的人也不當場揭破。說者聲調高亢,眉飛色舞,優處盡展;聽者興致盎然,隨聲附和,大發感嘆。兩者配合默契,樂此不疲,精神上似乎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對門的賈大爺就是這麼一位。那天閒着沒事,老爸硬拉我參加他們的“漫談會”。
等好不容易熬到子女的話題上,賈大爺終於又侃上了:“我就養了二兒一女,不多。那年老大頂班,我到退休也只混成個小科長。可這小子進步神速,只幹了三年就被上級看中,挑上了單位一把手的重擔。宴會他去得不想去了。搞了三套房子,兩套是單位分的,另一套市郊的別墅是自己花錢買的。車進車出自不待說。老二現在在國外讀博士,人還沒畢業,就被一家跨國企業預訂,開出的月薪達三萬多美元。小女在三甲醫院當護士長,找了個金龜婿,現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聽了賈大爺的自吹自擂,老爸微微地搖着頭,衝我嘿嘿地笑。不錯,賈大爺的大兒子是在政府機關工作,可能還是個小部門的負責人,絕對沒他說的那般玄乎。老二也確實是“海龜”,但現在還在“北漂”着。前不久,賈大爺還給他寄過生活費呢!小女兒只不過是個“老護士”,離了婚至今還“待字閨中”。可誰又忍心當場兜底,搞得彼此不愉快呢?
當轉到子女盡孝的話題上時,有的說婆媳處得像母女。還有的說上回住院,幾個兒子輪流“招呼”,媳婦們熬湯送藥,通宵不睡覺。更有人誇孫子是如何機靈,爺爺前奶奶後叫得甜。這種“熱議”一般能搞幾個小時,直到家人催着吃飯或有事,老人們這才意猶未盡地散去。
老爸分析這種心態,主要是老人一旦退休後,逐漸成爲一個被社會冷落的羣體。在同齡人中把話說大一點,虛擬子女們的“非凡”成功,希冀引起別人的注意。家事不露拙,冷暖心自明。他們從吹出的美妙家境中獲得生活上的自信。但願下代人對此能理解,並抱寬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