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一則美國機構在中國進行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的論文引起了中美兩國的關注。論文稱,美國塔夫茨大學、湖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共同進行了該試驗。然而,文章的3位中方署名作者日前均對記者表示與此論文無關。(9月5日《人民日報》)
一篇發表在國外雜誌網站的論文,竟然能激起千層浪,可見在新媒體時代沒有真正的祕密可言。儘管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或許對健康無害,美國機構也大膽承認進行了該試驗,可我們的政府、論文作者、相關機構卻要麼乾脆否認,要麼始終保持沉默,這不免讓人懷疑:究竟是誰在撒謊?撒謊的背後有什麼祕密或內情?
從論文的署名來看,中方作者對論文內容毫不知情顯然說不過去,因爲,這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於科研人員而言,學術論文無疑是最爲珍貴的,我們難以相信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研究員會如此無私地給中方作者署名,更沒必要靠署上中方作者名字來尋求發表,或者賺取某種名利,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中方作者在撒謊。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美國塔夫茨大學唐廣文教授的聲明中,已然強調“得到兩國相關倫理評估委員會和監管部門的批准”。可爲何湖南省農業廳依然堅稱,2008年以來,湖南省從未進行過任何轉基因大米試驗,而衡陽市政府更是發表聲明,稱所進行的實驗是“植物中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爲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且所有食品均在當地採購。
事實卻是,論文稱,黃金大米和菠菜是在美國生產、處理和蒸煮,然後冷藏運至中國實驗所在地,而這篇論文題爲《“黃金大米”中的β-胡蘿蔔素對兒童維生素A補充和強化食用油一樣有效》,與衡陽公佈的課題名稱實質上頗爲一致,都是試驗胡蘿蔔素轉化爲維生素A。綜合上述信息,我們不得不懷疑,“黃金大米試驗”不僅存在,而且還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批准。
無疑,“黃金大米試驗”疑雲已成拷問政府公信力、科研機構責任的一樁公案,於公衆來說,最關心的是真相,誰在撒謊,爲何要撒謊?轉基因大米試驗究竟安不安全,爲何一定要選擇中國兒童,如果安全爲何美國機構要不遠萬里選擇中國兒童,在這場轉基因大米試驗中,又有哪些人在漁利?這一切,亟待權威部門的深入調查和及時公佈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