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哈根達斯一直走高端、奢侈路線,但近日其卻與“短斤缺兩”扯上了關係。10月日有媒體報道,哈根達斯所銷售的冰淇淋重量與標識不同,有短斤缺兩之嫌。哈根達斯迴應稱,該報道屬於個別現象。
門店內電子稱如同擺設
10日有媒體報道稱,哈根達斯的冰淇淋有“短斤缺兩”現象,該記者走訪了上海浦東新區及北京新光天地店的哈根達斯店,其中一份雙球冰淇淋比標準重量155克少了18克,一份標準重量爲85克的單球,實際也比標識少了7克。
新快報記者昨日也分別走訪了哈根達斯在廣州天河區的正佳店及天河城店,分別買了一杯85克單球冰淇淋,重量爲89克與88克,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單球紙杯重量爲5克。以此計算,實際重量比標識少了1克與2克。哈根達斯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允許重量有上下5克的誤差。”
雖然在重量上暫未發現問題,但記者注意到,雖然店內均設有一個電子稱,但在實際操作中,工作人員全憑手感稱重,勺好冰淇淋後並沒有稱重,因此消費者在“短斤缺兩”方面並沒有實在的保障。正佳店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公司原本要求每一個球都需要稱重,但有時因爲營運繁忙來不及稱,一般只會稱前三個球,後面的全憑手感。”但該工作人員的說法並不能成立,記者在早上11:30左右購買單球冰淇淋,當時店內只有兩桌客人,不算繁忙,但工作人員也沒有將產品稱重。
雖然哈根達斯對“短斤缺兩”事件也意識到,“因爲是人工操作,難免會有個體差異”,但店內對稱重的意識不強卻是事實,走訪中,一家門店把電子稱放在顧客夠不到的工作臺一角,一位服務員甚至對記者表示,“店內沒有電子稱,也沒有這樣的服務。”
“個別”說法遭網友調侃
對於此事,哈根達斯昨日聲明稱,“經過調查此事由於個別門店繁忙時段個別新店員誤操作所造成的。我們將加強培訓,深化管理與監督。”但該聲明發出不久,網友就對“個別”二字提出質疑,網友Kasumi_baby表示,“吃過好幾家店都不標準的,未免也太普遍了吧。”網友“a郭l粑e粑x”也表示“越是忙,球越小,普遍的情況,不是個別。”網友“ttend”甚至調侃:“我少給錢也請你理解,我的荷包也比較忙。”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本來哈根達斯可以避免發生‘短斤缺兩’的情況,且門店內又設有電子稱,顯然是管理上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