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11日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其評價莫言“幻覺的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莫言當晚接受諾獎組委會采訪時表示,會和家人包餃子慶祝。12月10日,他將赴瑞典領獎。
據新華社電瑞典文學院11日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
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當天中午(北京時間晚7時)在瑞典文學院會議廳先後用瑞典語和英語宣布了獲獎者姓名。他說,中國作家莫言的“幻覺的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瑞典文學院當天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借助幻覺與現實以及歷史與社會視角的混合,莫言創造了一個世界,所呈現的復雜程度令人聯想起威廉·福克納和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依照評委會的判斷,莫言的特點在於“在原有中文文學和口述傳統中找到了出發點”。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之一、瑞典漢學家馬悅然說,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於講故事。此次莫言獲獎將會進一步把中國文學介紹給世界。
與往年相似,評審委員會就本年度文學獎向媒體提供的新聞稿僅一頁紙,實際內容僅兩行文字。這段文字的核心內容涉及對莫言的評價,即這位中國作家“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民間故事、歷史和現實”。在與新聞稿同時發布的4頁紙背景資料中,評審委員會提及莫言的個人信息,包括生長和成長環境、職業經歷以及寫作歷程。資料尤其提及,以家鄉山東省高密為寫作素材,莫言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以二十世紀幾十年為跨度,述及日本侵略軍對作者家鄉的佔領。
資料還介紹,除創作長篇小說,莫言歷年發表諸多短篇小說和散文,涉及各種題材。資料中羅列了莫言一系列已經出版的作品,數量最多者是中文作品,合計19部,時間跨度從1986年至2009年。數量其次者,是以法文出版的作品,18部,1990年至2012年出版。數量再次者,是以英文出版的作品,8部,1991年至2010年出版;還有3部已經列入出版計劃。另外,他的7部作品以西班牙文出版;6部以德文出版;3部以瑞典文出版。
本年度諾貝爾獲獎者將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4萬美元)獎金,頒獎儀式定於12月10日在瑞典舉行。
-官網小調查
四成網友讀過莫言
昨晚,在莫言獲獎的第一時間,諾獎官網就掛出了針對莫言的網上調查——“是否閱讀過莫言的作品?”截至今日凌晨00:30,6090名網友提交了問卷,四成網友選擇了讀過,另外六成則表示沒有閱讀過他的任何作品。同時,官網在右下角還闢出一塊留言板。其中,有中國網民激動地表示“恭喜,我最喜愛的作家”,還有巴西的網友寫道:“我讀過你的作品,其中的人物在我腦海裡難以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