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太原市藍天蒙特梭利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因爲孩子不會十加一算術題,就對孩子加以施暴,扇耳光、揪臉,短短10分鐘這位老師就在一個女童的臉上狂扇了幾十個耳光,一共有四個孩子都被毆打,監控錄像也記錄下了這一個個令人觸目驚心的過程。
“開學一月毀教育觀”的討論還未結束,幼教老師狂扇5歲女童的新聞又出現網絡,想想我們曾經美好的童年,看看今天疲於奔命的孩子,心裏真不是滋味!這位幼教老師打在女童臉上響亮的耳光,不僅痛在我們每一個家長的心裏,更痛在一直關心中國教育人士的心裏。當大家都一致譴責這位幼教老師時,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我們的師範教育?我們是如何培養新一代的人民教師的?
不管是幼兒老師還是中小學老師,如果比作一件產品,其質量的優劣取就決於他們的製造者。如果按照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理論來看,根本原因還在於我們的師範及大學教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教育財富。而我們的大學教育又是如何的狀況呢?爲了經濟利益,無休止的擴招,再擴招,高等教育表面上一片繁榮,實質上是濫竽充數的多,本本一族的多、好高騖遠的多,許多魚龍混雜的傳道者走上了教師工作崗位,於是近年來出現了諸多教育怪相,所以出現耳光老師也不奇爲怪了。
強化教師素質培育是一方面,但對教師隊伍的監管又是另一方面。近年來,幼兒教育逐漸成爲了一門顯學,因爲隨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大家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也更高。但幼兒教育又不屬於了義務教育,本身也存在僧多粥少的客觀現實,許多私立幼兒園也佔據了巨大的幼教市場,如何對幼兒教育特別是幼教隊伍進行有效監管?這在地方教育系統都是一個難題,在幼教老師的資格准入和道德素質監管等方面都是一個薄弱環節。沒有陽光的地方,陰暗的東西就自然增多,失去教育監管的幼師隊伍,“耳光”老師如何能杜絕?
如果我們設想一下,當這位5歲的幼童多年後也成爲一名幼教老師時,又會是怎樣的情形?我們痛恨和譴責這位幼教老師一點也不爲過,但我們更要反思教育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不要讓這些所謂的“耳光”老師混進教師隊伍。“打鐵還需自身硬”,有如此“耳光”老師,何談繁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