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方日報訊(記者/戴雙城)昨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第二屆暨中國技術交易所第三屆拍賣會在東莞松山湖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舉行。在歷時一個小時的競拍中,共有4家企業拍得14項專利,其中有13項專利被3家東莞企業購得。成交的專利主要集中在雲計算、互聯網等領域。
200項專利來莞找買家
昨天的拍賣會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第二屆暨中國技術交易所第三屆拍賣會其中一場。與土地、書畫作品拍賣會不同,拍賣會現場顯得有些冷清,近200平方米的拍賣大廳裏只擺放了6張椅子,只有3個企業代表來到現場。
這次拍賣通過網絡進行,現場3家企業以及一家位於煙臺的企業共4家企業參加了昨天的拍賣活動。
據工作人員介紹,爲了充分挖掘專利市場價值,構建專利與企業對接的橋樑,拉近企業與研究機構的距離,推動產學研聯合工作向縱深發展,中科院計算所從歷年積累的1400多項專利中挑選了240多項專利用於拍賣,主要是基於互聯網、集成電路、人機交互、物聯網、視頻處理、網絡安全與管理及下一代互聯網等應用方向的信息計算技術領域專利,分爲專利包、有底價專利和無底價專利等。
中科院計算所已經在北京、煙臺、寧波3個城市舉行了拍賣大會,東莞是第四站。該所還舉行了“兩期動態報價”,共拍賣出專利40多項,成交價最高的一項專利超過200萬元。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隋雪青專門到東莞進行了專利推薦,此次帶來東莞拍賣的有200項。這200項專利中,底價爲1萬-5萬元的超過50%,其中還有27項無底價專利,其中最貴的一項專利是基於無線傳感網絡的醫療監護系統裝置及方法,底價是1000萬元。
成交專利14項共計39萬元
經過一個小時的競拍,上述4家企業共拍得14項專利,其中有13項專利被來到現場的3家東莞企業購得。這14項專利中,有低價專利6項,無底價專利8項,總計39萬元。
中科院計算所工作人員張女士說,因爲之前已經舉行了5場拍賣活動,成交了專利40多項,有需要的企業已經買下了自己需要的專利,而且又是採取現場網絡競價的方式,知道此事的企業並不多,所以昨天的拍賣只吸引了4家企業來參加拍賣會,其中3家爲東莞企業,另外一家爲煙臺企業。這一情況與煙臺和寧波舉行現場拍賣時的情況差不多。
現場一位負責人說,東莞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重視技術研發,對這些技術有需求。計算所也希望能培育東莞這個市場,所以對拍賣結果並不會很在意。主要是企業購買專利後,中科院計算所將鼓勵企業與發明人之間建立聯繫,通過拍賣這種手段,來深化計算所與企業之間的聯繫。
來自鳳崗的東莞聯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液晶電視、DVD行業的企業。在拍賣會,該公司共拍得了5個無底價專利,主要是視頻處理、編解碼技術的專利。
負責競買的該公司法律顧問曹先生說,拍賣這種方式不錯,就是宣傳不夠,公司也是臨時得到消息才趕過來,此次購買的這5項無底價專利才花了25000元,非常值,因爲現在單申請一項專利的代理費用就要將近1萬元,還不算前期的研發和維護成本。購買的專利又是公司急需的,感覺來對了,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