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建國前,沒有獨立的縣級行政建制。建國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於1950年設立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並組建新的井岡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岡山管理局,主要負責井岡山旅游和接待方面的事務。井岡山市轄19個鄉鎮場、2個街道辦事處、106個村民委員會。全山現有人口16.21萬人,國土面積1297.5平方公裡,其中耕地15.26萬畝,林地168萬畝。
井岡山,革命歷史輝煌,自然風光絢爛,紅綠輝映,融為一體,是全國著名的紅色旅游首選地。井岡山,以其輝煌燦爛的革命歷史,鑄就了蜚聲中外的『紅色搖籃』。1927年10月,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這裡,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井岡山斗爭,歷時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然不長,但創下了不朽的豐功偉業。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孕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井岡山也因此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輝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以其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博得了世人對『生態井岡』的青睞。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井岡山享有『天然動植物園』和『綠色寶庫』的美譽。這裡千峰競秀,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融雄、險、幽、奇、秀為一體。春天,群山疊翠,郁郁蔥蔥,杜鵑花開,艷麗多姿,盡顯秀美景色;夏天,山高氣溫低,林茂而風起,故盛夏雖熱而無酷暑;秋天,滿目黃杉紅楓,漫山遍野,層林盡染,宛如一幅色彩斑讕的圖畫;冬天,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井岡山森林覆蓋率達到86%以上,這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數超過80000個,人稱『天然氧吧』,是理想的旅游避暑休閑療養勝地。井岡山,以其深邃的紅色文化底蘊,成為了中國共產黨人永遠的『精神家園』。依托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大力推出紅色培訓模式,將再現革命情景、體驗紅色文化、考驗自我品格、熔煉團隊精神融合在一起,深受廣大游客喜愛,增強了革命傳統教育的時代感和感召力。巍巍五百裡井岡,100多處革命舊址遺跡散落其間,已經成為一個沒有圍牆的革命歷史博物館,成為人們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提昇境界、堅定信念的生動課堂,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近年來,井岡山先後獲得了『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國家衛生城』、『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20餘項國家級榮譽稱號,並成功列入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2011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8.09億元,同比增長13.8%;財政總收入達5.1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3%、40.6%;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7111元和5115元;接待來山游客671.0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9.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94%、48.52%。
今後,井岡山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井岡山為奮斗目標,以『紅色搖籃、生態井岡、精神家園』品牌為引領,積極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和吉泰走廊建設,大力弘揚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堅持主攻項目、決戰『三區』不動搖,深入實施『做大旅游、做強工業、做優農業、做美城鄉、和諧全面發展』戰略,穩中求進,進位趕超,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生態環境,保障改善民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