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聖誕將至,在浪漫佳節下要慎防伴侶乘機“偷歡”。香港有私家偵探社指出,有一些人要於佳節分身與“小三”幽會,節日接獲調查婚外情個案較平日倍升,又發現求助者趨年輕化,連中學生也要求調查男友行蹤。
除蒐證外,偵探社亦提供輔導服務,冀助伴侶破鏡重圓。
夫北上情變妻主動關懷和好逾30歲的周太(化名),其夫於2009年升職後,開始內地香港兩邊走,去年發現丈夫手機的WhatsApp中出現簡體字信息“寶貝,我愛你”,心知不妙,兩人原定去年聖誕節外遊,但丈夫突然以出差爲理由取消度假,周太遂找私家偵探調查,結果揭發丈夫在內地確有“小三”。
周太難過不已,曾想過離婚,但經私家偵探調查團隊輔導後,助她找出婚外情的因由,明白離婚非唯一出路。
“丈夫經常出差,我把精神放在兒子身上,忽略他的工作困難,雙方少了溝通,關係變得疏離。”經輔導顧問建議,她暫且忘記傷痛“我主動關心他的需要,給他烹調喜歡的小菜,增加溝通。”結果兩人重修舊好,丈夫已減少出差,周太相信他與“小三”沒有再聯絡。
宏智國際全女班調查顧問有限公司(宏智)去年接獲381宗調查婚外情個案,較前年305宗上升約24%;去年在聖誕及情人節分別有63宗及58宗求助,明顯較其它月份平均26宗多,跟前年同期相比,亦上升23.5%及28.8%。
宏智調查總監文顯楠指出,聖誕及情人節是接獲調查婚外情求助個案高峯期,因爲左右逢源者因在佳節難以分身,與“小三”約會最易露破綻“通常聖誕節正日陪"正印",平安夜陪"情人",表達愛意及約會的短訊,經WhatsApp的信息提示,很易被發現!”
年輕輸不起高中生也查她指出,近年發現求助者有年輕化趨勢,21至30歲求助者,由前年的21%升至去年27%,曾接過有高中女生要求調查男友“近年大學及中學生求助個案每年有數十宗,因爲她們輸不起,若發現男友出軌,會透過網站起底,欲找"小三"是甚麼人,樣貌、條件是否較自己優勝等。”因此向偵探社求助,但她坦言,學生的經濟能力有限,這類客人不算普遍。
文顯楠指出,隨着WhatsApp、LINE及微信等新的社交模式出現,增加出軌風險“在街上"Shake一Shake"電話,就可以用Apps識到陌生人,比以前上討論區更方便!”
有婚姻調解員提醒,即使WhatsApp、短信出現曖昧信息,並不一定是婚外情,當事人卻往往因不斷查驗而捲入情緒漩渦,建議如有懷疑應先諮詢社工等專家。
曖昧信息當婚外情卷情緒漩渦
香港家庭福利會調解服務主任黃陳子英指出,互聯網及手機程序的社交平臺普及,令人際關係更易建立,亦衍生更多猜疑,“好多時當事人話有(曖昧),另一方覺得只是玩一玩打幾句”。但她認爲觸發爭拗的曖昧文字只是表徵,根源大多是雙方在財務、管教子女上出現分歧,令衝突和摩擦增加,“心淡了,纔多了與陌生人聯繫”。
起疑應諮詢社工忌衝動“問責”對於有偵探社以接近調查對象,找出婚姻破裂原因及協助求助人,黃陳子英認爲難以評論成效,但提醒必須承擔風險,她並不建議。“關係未去到太差,本來無事,但被對方發現時,便破壞信任,有救變無救,必須小心處理。”但她亦提醒當事人不要衝動“問責”,“好多時愈講愈激動,即使沒有(婚外情),亦會發晦氣說"對啊,有。",令關係更差”。她建議當事人先向社工、輔導員等傾訴,找出關係破裂因由,並由專家指導如何與伴侶開展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