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在天門湖家園的廉租房內,記者看到54歲的高磊,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高磊告訴記者,他能再一次過上幸福生活,就是因爲這套49.65平方米的廉租房。
幾年前,高磊因爲高血壓而導致偏癱,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也漸漸地變得拮据起來。“因病致殘,因殘致窮,沒有了收入來源,只能靠低保維持生活。可當時一個月的房租都300多元,日子過得很苦!”儘管事情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可是回憶起那段日子,高磊的眼神中還是出現了一絲暗淡。
好在這套49.65平方米廉租房的出現,讓他的日子再次充滿了陽光。2010年8月29日,作爲全市廉租房首批住戶,高磊住進了天門湖家園廉租房,如今,已經有了3個年頭。此時的他,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因爲付不起房租而到處搬家了。他告訴記者,現在的房租每月只要交37元,加上物業費、公共耗能費,也只有50元左右,減輕了很多負擔。
更讓高磊開心的是,廉租房小區配套設施完善,不僅周邊有菜市場、超市,生活更加便捷,而且還有保安24小時值班,更安全。
保障性安居工程,這一承載着衆多困難家庭希望的工程,一直以來都是民生焦點。除了廉租房,公租房也是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一大重點。
據悉,針對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來的新就業職工、新畢業大學生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夾心層”階段性住房問題,合肥市實行“多條腿走路”,採取企業自建一批、園區建設一批、政府建設一批等方式,加快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市本級財政首次投資近15億元,建設8566套、52.47萬平方米公租房,直接面向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建成之後,新畢業大學生等城市“夾心層”都能申請入住。
根據統計,截至10月,今年全市已向10822戶(22698人)發放廉租住房配租補貼1978.07萬元。2011年廉租房續建項目8個均已基本建成,公共租賃20個項目已完工。2012年全市計劃新建廉租住房7個,其中6個已開工建設;公共租賃住房68個,已開工58個。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一個好消息,到2015年,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推行整體裝配式住宅建造方式,單體住宅結構的預製裝配率達60%以上。其中,廉租房和公租房實現100%建造裝修一體化。 (本報記者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