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左連村
十八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特色”理論的提出,是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不僅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和特徵,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而且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
“摸着石頭過河”形象地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表現爲始終堅持以實踐爲基礎,源於實踐又發展於實踐,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尊重人民羣衆的創造精神,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馬克思把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但現實中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效法模仿,更多表現爲從本國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在實踐中探索適合本國實際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探索和發展起來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總結。鄧小平所說的“摸着石頭過河”形象地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限的未知在等待着我們,我們黨面臨着持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鉅任務,應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爲此需要以不斷創新的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勇於開拓,大膽試驗,敢於實踐,善於實踐,不斷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實踐能夠提出問題,實踐也能夠解決問題。
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更加註重理論創新,不斷豐富理論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特色,表現爲理論的指導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不是僅僅停留在實踐的形態,它始於實踐,又從實踐上升爲理論,最後又運用理論科學指導實踐。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很強很明顯的理論特色。
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特色,就要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更加註重理論創新,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理論,形成更加系統和更有說服力的理論創新成果,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理論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一旦被人民羣衆所徹底理解和認識,就會變成無窮無盡的物質力量。
把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同中國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以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更加緊密地結合,豐富民族特色
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不僅是中國革命成功的經驗,更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實踐的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特色正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實際緊密相融合的表現,即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表現。其核心在於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解決中國的具體發展問題,以實現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自然要融入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風格、民族智慧和民族氣派,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特色同樣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這就要求我們要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同中國先進的文化更加緊密地結合,同中國先進生產力更加緊密地結合,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更加緊密地結合,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實際更加緊密結合,並深入地研究和集中精力發展國內的事情,促進中國可持續地科學發展,這是豐富民族特色的基本要求。
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的發展變化,不斷豐富時代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特色首先體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色,其次表現爲社會主義應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髮展,堅持與時俱進。同時也要體現開放與發展的時代特質。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豐富時代特色。豐富時代特色就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的發展變化。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開放,吸納當代人類社會有益文明成果。適應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研究和回答時代提出的新課題。促進世界包容和諧發展,鼓勵競爭,推動創新。堅持與時俱進,在新的形勢下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作者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