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莫言夫婦
2012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將於北京時間今日23:20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會大廳舉行,諾貝爾獎晚宴將於11日1:00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開席,諾貝爾獎得主宴會講演將於11日6:00開始。昨晚,莫言先與其他諾獎得主一起在諾獎頒獎聖地斯德哥爾摩音樂會大廳欣賞了諾貝爾獎專場音樂會,隨後又去了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瑪格納禮堂舉行演講。
領獎“戰袍”中國風上面有名字
自1930年起,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晚宴都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行,參加宴會的包括當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家屬,還有瑞典國王、王後、議會成員等。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晚宴有113名來賓,而今年的諾貝爾獎晚宴則有1200多名客人。頒獎典禮之前,每年諾貝爾獎組委會都會舉辦一場古典音樂會,祝賀當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音樂會在以新古典風格為概念建造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2007年,中國鋼琴家郎朗曾獲邀在音樂會上演出。據隨莫言同行的精典博維負責人陳黎明介紹,昨晚這場世界級水准的古典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艾森巴赫執棒、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管弦樂團演奏,其中寶島小提琴家陳銳的表演增加了中國元素。音樂會最後共謝幕5次,瑞典公主和莫言等諾獎得主全都起立,持久鼓掌。
自從成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首位中國籍作家,從前在北京天天騎車無人搭理的莫言,立即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不僅一言一行,甚至連領獎的著裝風格都成為熱議話題,網友甚至為莫言PS了幾套不同衣服的效果圖。記者了解到,為了領獎莫言特意准備了燕尾服、中山裝、西裝等5套服裝,莫言領獎“戰袍”設計者陳蓓透露,莫言的名字是設計中的重點元素:“這些服裝以黑、白、灰為主色調,會用到一點紅。雖然用的是傳統面料,但是進行了翻新。大家看到禮服時,會一眼看到這個人就是莫言,因為在設計的時候把莫言的名字作為元素體現在了每套禮服上。”陳蓓稱,其實莫言的服裝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費太大的精力,“頒獎禮那天,莫言會穿燕尾服。我按照國際慣例設計了5套服裝,在設計上盡量用簡潔、隨意的線條,去體現中國文人的品位,傳達東方的文化。莫言在試穿設計好的服裝時,就體會到了我想表達的語言是什麼,他非常滿意。”陳蓓同時透露,她在莫言夫人的服裝上花費的心思更多,“如何將朴實的美昇華,同時又能和莫言的每一套服裝做到呼應,我做了一系列的設計。”
華人熱情莫言簽名簽到手軟
5日從北京啟程的莫言一行,雖然在赴瑞典途中因暴雪航班取消,遭遇冷風中等機場巴士的無奈,但並未錯失“諾貝爾獎周”的各項重頭活動,他在瑞典文學院發表的演講更是引起全球關注。記者了解到,莫言一行到達斯德哥爾摩後,厚厚的積雪幾乎沒膝,諾獎得主下榻的酒店是GRAND HOTEL,大堂留有諾獎專櫃,其中有今年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海報供人觀賞。莫言在瑞典的行程非常密,除了“諾貝爾獎周”的活動,他也受到當地華人的隆重款待。瑞典華人工商界特意舉辦歡迎宴會,並由當地大商人親自駕車接送莫言。宴會前,莫言發表簡短講話,一句“世界上只要是鳥飛得到的地方,就找得到我們華人”,讓現場華人深為共鳴。見到滿場的華人同胞莫言也倍感親切,顯得更加輕松。這場歡迎宴會取名“蛙豐酒紅”,寓意莫言四本書的書名。更有意味的是,宴會舉辦地斯德哥爾摩百樂門賓館曾是諾貝爾故居,現在已成為華人經營的中餐會所酒店。看到當地華人贈送的禮物畫像,莫言也非常高興。
據悉,席間莫言一直不停地接受合影、敬酒,忙得滿頭大汗。宴會快結束時,莫言還進行了兩輪作品簽名,由於慕名索要簽名的人太多,莫言把手簽得都不聽使喚了,直言“太累了”。莫言太太則稱,還行,因為活動主辦方還專門請了來自莫言家鄉高密的在瑞華人,“讓我在異國他鄉也有股親切的感覺”。
此外,莫言還贈送給諾貝爾博物館一幅包含自己代表作書名的書法作品,據悉,這是目前諾獎得主贈送給諾貝爾博物館的禮物中尺寸最大的一幅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