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汽車產銷分別爲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3%和4.6%。預計2013年中國汽車總需求量將達到2080萬輛,汽車銷量增長率爲7%左右。
低增長加速車企分化
中國汽車工業經歷近20年的快速發展,部分車企在品牌建設、技術研發、產品生產上已經頗具實力。在21世紀初的十年中,營養過剩的中國車市並沒有給這些強者以展示自我的機會。隨着近幾年車市跌入低谷,那些真正掌握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開始嶄露頭角,強者趁勢而上,弱者舉步維艱。
去年,國內車企銷量前十排名順序並未發生太大變化,但兩極分化的現象卻愈加明顯。上汽集團以446.14萬輛的傲人成績一路領跑,成爲國內首個年銷量突破400萬大關的汽車集團;東風集團以307.85萬輛的銷量,繼續穩居第二,但全年銷量同比僅微增2萬臺,與榜首的差距從前年的90萬臺拉大到百萬臺以上;排名第三位的一汽集團同樣保持着低速增長,以4萬輛的增量穩坐探花,全年銷量爲264.59萬輛;排名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別是長安集團和北汽集團,其中,長安集團全年銷量略有下降,以195.64萬臺的銷售成績收官,北汽集團則繼續穩步提升,全年銷量達到169.11萬輛。
前十強中排名後五位的車企全年銷量均未超過百萬臺,依次爲廣汽集團、華晨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和吉利汽車,銷量分別爲71.22萬輛、63.8萬輛、62.46萬輛、56.33萬輛和49.14萬輛。
二手車交易量逐年猛增
與全國車市整體趨勢相同,去年本市汽車銷量總體持續微增長,據天津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本市汽車保有量已達到230萬輛,成爲全國汽車保有量最多的五大城市之一。但在終端上牌量方面,去年本市新車上牌總量卻出現10%左右的下滑,總上牌數約爲26萬輛。不過令人欣喜的是,去年本市二手車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交易量近18萬臺,同比增長20%。
在汽車市場,如果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和新車市場交易量比例超過1∶1,這個市場就被認爲是成熟的汽車市場,二手車業務已經成爲衡量一個汽車市場是否成熟的關鍵因素之一。天津汽車流通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本市二手車交易量連續保持20%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二手車納入選車範疇,而規範化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和種類繁多的金融方案也爲消費者選購二手車提供了保障和便利。由此可見,本市汽車市場正在逐漸步入良性發展階段,消費者的理性消費觀念已經初步形成,二手車業務或將成爲拉動本市汽車市場增量的新引擎。
“降價保量”還是“減量保價”
記者從本市多家汽車經銷商處瞭解到,隨着市場壞境日趨複雜,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車型在市場中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經濟型轎車是市場基數最大、需求量最高的一類車型,去年,本市以自主品牌爲代表的經濟型轎車整體銷量不錯,平均增量略高於全國車市4%的水平;中級車和中高級車方面,本市車市呈現出歐美韓三系鼎力之勢,大衆、通用、現代等合資品牌銷量穩中有升,日系車雖然全年銷售總量有所下降,但在去年底已呈現回升勢頭;奔馳、寶馬等高端車品牌銷量基本與2011年持平,由於優惠幅度的降低,部分經銷商全年營業額有所提升;相比國產車的現狀,去年進口豪華車市場表現強勢,憑藉個性化的定位和超一流的品質以及大力度的價格優惠,進口豪華車贏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在採訪過程中不少經銷商表示,本市消費者的選車週期正在逐漸變長,從過去的一兩個月拉長至半年左右。鋪天蓋地的促銷信息和越來越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讓消費者在購車之前能夠更全面的貨比三家,精打細算之後再決定是否下單。同時,在本市百餘家汽車經銷商中,還出現了“降價保量”和“減量保價”兩種銷售模式,第一種主打價格促銷,降低單車利潤,帶動新車銷量的提升;第二種優惠幅度較小,新車銷量也相對較低,但卻保證了單車利潤的最大化。多種銷售模式對於經銷商來說,是面對市場環境擺出的不同對策,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更多的銷售模式爲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的餘地,進而從中獲得更大的實惠。
見習記者戴雲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