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網訊每日新報記者崔楠明明是新疆產的甜菜糖,轉眼間就能變成廣西產的甘蔗糖。在外環線附近的一家物流大院內,副食品批發商的“能耐”可真不小,可他們究竟是使用什麼“絕招”讓不同產地的糖快速變身的?日前,記者跟隨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稽查總隊的執法人員揭開了其中的奧祕……
讀者報料小小批發商嘛糖都有
“要不是偶然間看到了這家批發商倉庫裏的情形,我們還一直都爲他們家的貨爲何如此齊全而納悶呢?”日前,在外環線附近一家批發市場內工作的白女士向本報小崔暗訪工作室講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白女士介紹說,這家專門批發副食品的小店雖然店面不大,貨卻挺全。尤其是各種糖,無論是白砂糖、綿白糖,還是冰糖,無論是產自新疆的甜菜糖,還是產自廣東、廣西的甘蔗糖,可謂一應俱全。直到前幾天,她偶然到市場對面的物流大院裏面辦事,恰好看到這家批發商的夥計,才知道他們的倉庫就在這裏。而更讓白女士驚訝的是,夥計們正在向尼龍袋裏“倒糖”。這時白女士才意識到,這可能是店主在根據客戶需要,將不同產地的白糖,倒進需要的包裝袋裏。
質監出擊違規換包裝現場逮正着
清晨時分,記者與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稽查總隊執法人員一起來到了這家物流大院。爲了避免打草驚蛇,身穿制服的執法人員都在車內等候。只有一名身着便裝的執法人員和記者率先走向倉庫。離倉庫還有10多米遠時,只見幾名夥計正在忙着將整袋的白糖、澱粉等向倉庫門前的貨車搬去。見有陌生人靠近倉庫大門,一名操着河北省口音的男青年將記者攔住。得知是前來批發白糖的,男青年上下打量了一番,並沒有讓記者一行進入,而是向身邊一名中年男子喊道:“他們說也是市場的,你看看見過嗎?”隨後,正在倉庫大門口處忙着用手提縫紉機封袋口的一名中年男子聞聲走出來。還沒等對方發問,記者就搶先說道:“不是熟人還不發貨了?你這綿白糖多少錢一袋?”
聽到記者問話很內行,中年男子沒有多問,便直接將記者一行帶進了倉庫。走進倉庫,只見百餘平方米的室內,幾個角落裏都堆滿了各種袋裝糖。在倉庫中間位置的一小片空地上,另外兩名夥計正忙着將一袋白砂糖倒進另一個袋子裏,並放到地上的電子秤上進行稱重。趁記者和店主搭訕之際,執法人員迅速對包裝袋進行了查看。只見地上的空白糖袋子上,印的是由新疆某食品企業出品,而電子秤上的新包裝袋上,印的生產企業卻變成了廣西某企業。不僅如此,在空地上還發現了多個標註產地爲廣東的空白糖包裝袋。執法人員亮明身份後,蹲守在附近的其他幾名執法人員都迅速趕到了現場。現場發現的封口縫紉機以及大量各種產地的包裝袋也被控制起來。
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店主堅稱,之所以更換包裝就是因爲出現了鼠咬、破袋,更換包裝只是極少情況。但執法人員隨即對該倉庫內的各個角落進行了仔細查看,並發現了大量各種產地的空包裝袋,其中很多曾經使用過,如今變成空的包裝袋,並沒有任何破損的跡象。此外,執法人員對相鄰的該店另一個倉庫進行檢查,還發現了大量沒有標註生產日期的袋裝金針菇。鑑於此,執法人員立即通知了區質監部門和所在街鎮的食品安全部門負責人。很快,該街鎮多名食品安全部門工作人員也趕到了現場。截至發稿時,涉案物品全部被妥善處理。
質監說法環境不合要求產地混淆視聽
“像這種已經發現鼠咬的糖,其實是根本不能再繼續銷售的。而且像這樣的環境,也根本不具備將糖倒袋的環境要求。”執法人員解釋說。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場所,除了要有生產經營設備和設施之外,還要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防腐、防塵、防蠅、防鼠等多項設施。像在這個倉庫裏面進行白糖倒袋加工,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更爲重要的是,消費者挑選糖時,主要是看外包裝上的信息,而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產地。像產自新疆、東北等地的很多都是甜菜糖,而產自廣東、廣西等地的大多是甘蔗糖。由於這兩種糖在甜度上有區別,所以市場售價也不相同。店主隨意將包裝更換後,原本產自新疆的甜菜糖就變成了產自廣西的甘蔗糖,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因此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