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陵晚報記者傅周豔報道
本月初,工信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徵求意見稿)的發佈,讓“虛擬運營商”走入公衆視野。儘管試點的時間和範圍都沒有確定,但不少連鎖大佬已經開始虎視眈眈。據瞭解,一旦民資開展移動通信業務“開閘放水”,首批牌照爭奪將成爲焦點。
去年下半年,關於“虛擬運營商”的話題在業界被屢屢提及,而1月8日,工信部徵求意見稿的公佈,終於讓醞釀多年的虛擬運營商業務起步將行。記者瞭解到,虛擬運營商業務,在工信部的試點草案中被稱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從三大運營商中購買服務,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向消費者提供服務。而由於草案並未對虛擬運營商可從事的業務作出嚴格的限定,因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爲,今後虛擬運營商將可提供語音、數據、增值等多種移動通信服務,這意味着,以後用戶或許能用上三大運營商之外的手機卡品牌。
虛擬運營商只是相當於“中間商”,但對於很多民營企業來說,能夠“切入”到移動電信業務中,還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據瞭解,包括蘇寧、國美、迪信通等在內的多家終端渠道商都已經積極籌備,準備在此業務上分得第一杯羹。
“蘇寧在獲悉工信部發布試點方案的第一時間,就啓動相關準備工作,並已開始按照試點方案的入圍條件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爭取首批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蘇寧電器的相關人士透露,蘇寧已經完成了旗下通訊及運營商採銷業務管理部門的組織架構調整,通訊業務從品牌垂直管理模式,向運營商垂直管理模式轉變。此外,還新增虛擬採銷管理中心,致力於手機內容服務的研發。
而主管國美3C業務體系的副總裁毛曉軍也向記者表示,將成立專門的項目團隊積極主動參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力爭成爲第一批試點企業。“國美申請成爲首批試點企業具有獨有的優勢。”毛曉軍表示,2012年8月初,曾推出過國美版89元套餐3G卡專用號段,推出第一天就有近萬個號碼被消費者搶購。
新競爭者能否“殺出重圍”,將是未來兩年的一大焦點。證券分析機構預計,破冰之後,虛擬運營商會從三大運營商覆蓋薄弱的區域市場入手,進行電信租賃和轉售服務,與主體運營商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未來有可能會在增值服務方面提供更多的業務,比如位置服務、移動遊戲等。”
而根據業內人士的預計,爲了迅速擴大用戶規模,免費語音服務有可能成爲虛擬運營商的“殺手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