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圖Rose米其林雙子星的優雅
坐落於新加坡名勝世界內的Jol Robuchon餐廳和L’Atelier de Jol Robuchon,如同一對孿生的米其林雙子星,在四季如夏的綠色掩映中呈現出一種低調且優雅的姿態。
沿襲傳統的Jol Robuchon餐廳,餐廳分爲內外兩大區域,黑色和金色爲主的裝飾風格高雅而極富藝術氣息,午後時分從天窗透射下的明媚陽光,將內庭中央的綠樹映襯得格外晴朗。甜品推車穿行於餐桌之間,用優雅拖緩了時間。擁有新加坡最大酒庫也是Jol Robuchon餐廳的一大驕傲,依牆而立的玻璃酒櫃裏,單單光影就已美得醉人。可以同時容納52人用餐的Jol Robuchon餐廳,選用了與法國總店同樣的裝飾風格和餐具,力求達到視覺、味覺上的極致統一。
DANZAKI在Jol Robuchon餐廳爲我們奉上了這道“鵝肝配含羞草沙拉和帕爾帕芝士”(Le Haricot Vert),精緻的擺盤將思緒帶入了原生態的山野叢林,薄脆的麪包片仿若山巒,含羞草形同綠樹,嫩滑的鵝肝藏於“山間”,而那山腳下幾道淡淡的芥末綠,或許凝結的正是DANZAKI淡淡的鄉愁吧。
隨後走進對門的L’Atelier,L’Atelier是羅比雄先生自我突破的創新之作,黑色與紅色的裝飾風格充滿了現代時尚感,敞開式的廚房內井井有條,看着忙碌的廚師穿梭於新鮮食材之間,將一道道藝術感十足的美味端上餐檯,有種強烈的親切感。
來自法國的LORENZ HOJA是L’Atelier的廚師長,他爲我們烹製了一道曾經被紐約時報特別推薦的牛肉和鵝肝漢堡配焦糖、彩椒(LE BURGER)。這道誕生於拉斯維加斯的創新法式菜餚,沿用了法餐中最喜見的鵝肝,配以彩椒,用特製的麪包做成迷你“巨無霸”漢堡的樣子,既符合美國人愛吃漢堡的習俗,又不乏法餐獨特的烹飪技巧,一經推出便極受歡迎。鬆韌的麪包與嫩滑的鵝肝搭配私家祕製烤肉醬,在口中經過碾壓,細密地結合,融化在味蕾中,隱約散發着淡淡的紅酒香——這正是烤肉醬的祕訣所在。值得一提的還有這道菜的配菜——採用澳洲土豆烘製的薯條,佐以特別調製的沙司醬,更使傳統美式快餐的形式得以完整表達,這或許也是其收到紐約時報關注的原因之一。
馬來西亞美食街的傳統
徜徉在上世紀70年代建築風格的美食街上,看着昔日的馬來市井街頭原貌呈現,殷勤好客的店主們早已備下拿手好菜等待挑剔的老饕們。置身於聖淘沙名勝世界的馬來西亞美食街,彷彿親臨那個美食國度,地道滋味繞舌尖。
一直懷念在某家新加坡餐廳偶嘗的一道海南雞飯,鮮嫩的白斬雞,配上祕製的醬料……既然到了新加坡,自然要嘗一嘗是否有所不同。但馬六甲雞飯粒卻是有別於一般海南雞飯,把顆顆香滑飯粒揉成一團團結實的飯球,米飯在煮的時候就已加入了醬料,即使沒有下飯的菜餚,依然能吃得津津有味。再連同鮮美幼滑的白斬雞一起送入口中,搭配上酸柑清香的特製蒜頭辣椒醬,如一曲美妙的合唱,相得益彰,令人回味無窮。
來到禤記瓦煲雞飯的攤頭前,服務員正把裝有米粒的瓦煲放在碳火上,蓋上煲蓋之後,再在上面放置碳火,這正是最傳統的瓦煲雞飯的做法,將雞飯的滋味牢牢鎖住並保留最原始的風味。半個小時之後,一鍋鍋熱騰騰,香噴噴的瓦煲雞飯端上桌來,加入小塊梅香鹹魚作爲佐料,攪拌之後更添濃郁香味。
飽餐之後,叫上一份甜品,作爲娘惹餐後不可或缺的甜品之一,檳城晶露自然是不二選擇。綠色的粉條伴着足夠多料的紅豆鋪在最上面,紅綠搭配足夠耀眼的視覺得到衆人的垂愛。粉條是用綠豆粉伴着香蘭葉打成的汁製成。下面鋪滿碗底的是一層厚厚的刨冰,隱約可見黑色的糖漿在其中,恰是芳香的椰漿和清甜的黑糖。入口之前,先將糖漿和刨冰充分拌勻,使滋味滲透其中。一口下去,刨冰的清涼,粉條的爽口……豐富的口感在口腔回味,在新加坡如此暖溼而悶熱的國度,有這樣一道甜品不禁帶來絲絲涼意。
風水廷的奢享盛宴
中國人講究風水,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新加坡自是不能免俗,這家位於賭場旁邊的餐廳,索性以風水爲名,討個順風順水的好彩頭。
一道龍王燕窩羹開啓風水廷的美食盛宴,來自馬來西亞的龍蝦透着股海水的新鮮勁,配上金絲燕窩,熬煮兩個小時,濃稠的湯汁在脣齒間慢慢遊走,滋補養顏的功效自是不言而喻了。
象拔蚌是這裏的寵兒,或炒,或煮,或煎,你可以對食材的烹飪方法選擇一二。話說着,一道黑豆漿炒象拔蚌已上桌,擺在眼前的倒是像一幅藝術作品。新鮮翠綠的7根蘆筍佔據盤子,呈放射狀,由中心向四周輻射,留出正當中的位置給主角。相比美國的象拔蚌略帶有腥味,加拿大的食材便沒有這樣的後顧之憂,用黑豆漿進行炒制之後,象拔蚌的嚼勁搭配上蘆筍的爽口鮮嫩,油而不膩,完美融合。若想換個口味的話,也可採用白灼的烹飪方法,那便是另一番風味了。
龍蝦自古便是不親民的主,當遇到意麪的時候,又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一道龍蝦意麪粉墨登場,來自波士頓的大龍蝦閃着傲人的油光,足以吸引眼球。由燜制的意麪和豆芽,菌菇作爲食材底料,將龍蝦鮮味完美得烘托出來。鮮嫩的肉質,食材的巧心搭配,準備好刀叉,趕緊下手。此菜講究的卻是回味,餘味嫋嫋,不絕於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