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俄羅斯日前發生隕石墜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傷,但隕石降落前卻沒被察覺,這讓人們擔心地球無法有效防範小天體的潛在威脅。美國和俄羅斯專家皆分析認爲,現階段跟蹤、攔截隕石這類小天體是“不可能”的任務。
據瞭解,美國宇航局有一個“太空衛士”的項目,力圖定位地球周邊90%以上直徑不小於1公里的小行星運行軌道,以計算它們是否對地球構成潛在危險。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目前正考慮開展一個新項目,利用航天器轟擊小行星,以判斷是否能夠將較大的太空石塊改變軌道。
至於如隕石般的小天體,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真正解決小天體威脅地球的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以某種方式實施攔截是不可能的。他還說,即使未來使用某些系統可以實現攔截,也不會大量應用,因爲費用非常昂貴。
本月15日,一塊隕石墜落在俄國中部烏拉爾山區,它引發的衝擊波導致4000多座建築的玻璃窗震碎,造成約1200人受傷,多數傷者是被玻璃碎片割傷的。對此,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國家危機情況管理中心主任索洛霍夫說,墜落的隕石太小,他們無法跟蹤。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戰略規劃管理和目標項目部部長馬卡洛夫說,隕石墜地速度很快,進入大氣層的角度非常小,因此,使用現有手段對其進行跟蹤是不可能的。俄羅斯安全問題專家、《國防》週刊主編科羅特琴科說,目前俄羅斯和美國先進的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都無法監測到小天體的威脅。
此外,美國有一顆氣象衛星僅在這塊隕石俯衝過程中拍了快照,而美國宇航局資助的全球性小行星觀測望遠鏡網並未探測到這塊隕石。
美國密歇根大學天文學教授伯金解釋說,目前天文望遠鏡並沒有覆蓋全球。在天文望遠鏡覆蓋的地區中,類似這樣的天體用當前的望遠鏡很難觀測到,當前的望遠鏡主要用來觀測更大的天體,因爲較大天體撞擊地球造成的破壞更大。
伯金認爲,地球不斷遭受太空天體的轟擊,但一般都是較小的太空石塊。像俄羅斯隕石那麼大的太空石塊撞擊地球的概率爲每五年到30年一次。不過由於地球受到海洋保護,類似事件通常不爲人注意。
專家認爲,造成此次災難的元兇是衝擊波,而隕石墜落傷人實屬罕見,鑑於目前尚難以跟蹤觀測這類小型隕石,今後應進一步加強監控網絡。
此外,隕石墜落使日本國內對核電站的安全更加關注。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正在制訂的核電站安全新標準吸取了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教訓,準備加強應對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等外部威脅的措施,也設想了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擊核電站的情形,卻沒有考慮隕石墜落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