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縣上橋中心校,即將遠行打工的父母爲娃娃留到了開學日,學校成爲他們的分別地
開學第一課
夢想課
開學,孩子們告別假期,有了新的開始。
昨天,全市中小學生正式開學。開學第一天,孩子們是怎麼度過的?晨報記者分別到主城和開縣的小學校,“旁聽”了他們的開學第一課。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的3000多名學生齊聚學校學術報告廳,暢談夢想。校長譚勁說,有了夢想,才能引領孩子們朝着目標前進。
四年級(12)班的樑榆姍憑藉一個“防墜井安全電梯”的設計,榮獲中國少年科學院十佳小院士。昨日,她率先登臺,表達了自己在新的一年對於汽車除霧裝置的發明構想。六年級(10)班的張林杉每天練習寫作,至今,她已經寫出了《雪山極地之謎》、《盜墓筆記續·陝西古宅》等多部長篇小說。張林杉的下一個目標是寫一本探險遊記。重慶晨報記者劉冰鑫
昨天,南岸區天台崗小學舉行開學典禮,通過一臺名爲《加油!天台寶貝》的舞臺劇,讓孩子們制定“寶貝計劃”。
“天台寶貝”是天台崗小學師生和家長一起梳理的六種品德素養,有“陽光寶貝”、“綠色寶貝”、“智慧寶貝”、“創新寶貝”、“禮儀寶貝”和“感恩寶貝”。
五年級學生周琪皓在劇中扮演小皓。這個寒假,小皓和父母去北京旅遊,但因爲霧霾天氣,還有幾個景點沒去成。小皓決定做一名“綠色寶貝”,向身邊的人倡導綠色出行。
“再好的學校也無法代替學生個人的成長。”天台崗小學校長江洋介紹,鼓勵孩子們每天進步一點點,每月完成6個方面的目標,一學期或者一學年以後就會有顯著成效。重慶晨報記者顧曉娟
3000名學生暢談夢想
地點:珊瑚實驗小學
加油完成寶貝計劃
地點:天台崗小學
開縣上橋中心校,二年級的宋玲玲臉上還掛着淚花,她的父母25日離家去上海打工了。
安全課
昨天是全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距離主城區300多公里的開縣,9.2萬留守兒童開學了。
白橋鎮上橋中心校是開縣77所中心校的一個縮影。全校170個孩子,留守兒童佔74%。開學第一天,最遠的孩子走了3個多小時山路來上學。從清晨6點起,通往上橋中心校的山間小道上,一老一少揹着鋪蓋卷,從山坡上走下來的場景,隨處可以碰到。
帶着淚水、歡笑和決心,這就是農村孩子們新學期的開始。
A
校門外的離別
笑笑的不幸震撼孩子們
開學的關愛>
地點:渝北明德小學
快到校門口女兒抱着爸爸不撒手
拎着大皮箱、扛着鋪蓋卷,回家過年的父母又要走了
快到校門口女兒抱着爸爸不撒手
市教委主任到農村希望小學聽課
昨天,渝北大灣鎮明德小學舉行完升旗儀式後,高速執法三大隊執法人員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去年9月22日,大灣鎮高嘴中學初一學生冉笑(化名)在橫穿高速公路時,被急馳而來的車輛撞飛後倒地不起,因搶救無效,這個12歲的年輕生命永遠離開了。
“我認得到笑笑姐姐,事發後,她的爸爸媽媽哭得很厲害。”執法人員的故事講完後,孩子們互相議論着,“以後上學放學還是莫去高速公路上走和耍了,太危險了。”重慶晨報記者劉敏
一些難得在春節歸家的父母,爲孩子留到了開學日。昨天,大人們親自將孩子送到學校後,拎着大皮箱、扛起鋪蓋卷,又將啓程遠去。看着父母遠去的背影,孩子們眼中充滿眼淚。
孩子哭着被抱進教室
9歲的李靖,是昨天學校裏爲數不多揹着新書包來上學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左一右地牽着她,但李靖一臉不高興,快走到校門口時,她乾脆抱住爸爸的左腿大哭起來。
“幺兒,鬆開,爸爸暑假還回來看你。”“你騙我,你每次都騙我……”見女兒不肯撒手,37歲的李亞鬆也有些急了,連忙打電話向班主任求助。中午12點,他們還得趕到縣城,乘坐前往上海的大巴。廠裏催着開工,到了不得不走的時候。
很快,班主任彭宏霞跑了出來,一把拉住李靖的手,“乖,跟老師進去,彭老師保證,暑假爸爸會回來看你。”李靖被班主任強行抱進了校門,哭着進了教室。李亞鬆和妻子拎着大皮箱招了輛摩的離開,夫妻倆誰也沒敢再回頭。
讓他們快樂其實很簡單
55歲的老王在上橋中心校當了10多年的保安,雖然每年開學時都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但眼前的這一幕讓他很心酸,他轉過頭去,不忍看,“都說盼開學盼開學,但學一開,爹媽也該走了。”
老王的家就住在上橋村,鄰居家的女兒也在中心校讀書。昨天清晨,孩子的父母天不亮就悄悄拎着行李離開了家,就是爲了避開分別這一幕。昨天,學校共有26個孩子與父母分別。
這樣的分別,讓老師們顯得緊張。
4年級的班主任饒小燕說,每學期開學,孩子們內心的情緒是老師們最擔憂的事,所以心理引導成了開學時最重要的事。饒小燕所說的心理引導,不是要給孩子們上課,“只要看到新課本,孩子們肯定就激動了。”
饒小燕的這招很管用,新書一發,孩子們的表情輕鬆了許多,原本凝重的氣氛也瞬間被沖淡,課間再打一場乒乓球,就這麼簡單幾招,孩子很快恢復了笑容,“這些娃娃很容易滿足,他們要的,只是有人多留意他們。”
辦好普通學校
均衡教育才能有進展
昨天是重慶市中小學開學第一日。市教委主任周旭、市教委副主任鍾燕一行人來到巴南區二聖鎮向素英希望小學聽課、評課。
計算機教室要用起來
巴南區二聖鎮向素英希望小學距離主城約60公里,一個多小時車程。這所位於山頂的村小隻有78個學生、12個老師,1-5年級各一個班。
上午9點過,周旭來到學校,教師宿舍、學校食堂、功能室……周旭認真查看硬件設備,並提出自己的意見。
在學前班,周旭特地打開櫥窗,看了看孩子們的玩具,並告訴學校領導:“教學玩具上要多花點心思,可以多買一些實用的、小一點的。學校也可以自制啊。”
周旭特別交待,計算機教室一定要用起來,不要當作擺設,“空閒教室可以利用起來,給孩子們配備齊全6個功能室。”
小同學,把頭擡高一點
隨後,周旭去四年級教室聽了一堂數學課。這堂課,老師講的是四則運算。正式上課前,老師先給孩子們放了一個唐老鴨的動畫片,孩子們根據動畫片的內容,運用加法運算,算出小鼴鼠偷吃了多少個西瓜。
周旭一邊聽課一邊記錄。學生們翻書查閱的時候,周旭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輕輕走到孩子們身邊,低頭看了看書本上的內容。“小同學,把頭擡高一點,坐姿要端正。”
隨後,周旭提醒老師說:“要隨時關注孩子們的坐姿,看書的時候不要湊得太近了,容易近視。”
另一間教室,鍾燕聽了一堂科技課,她頻頻點頭。
農村教育對重慶很重要
周旭說,開學第一天,之所以選擇到一所村小來檢查開學情況,是因爲農村教育是重慶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必須加大對農村教育的幫扶,資源優化到偏遠地區,提高教師水平。
“只有把普通學校都辦好了,均衡教育才能有進展。”周旭說。重慶晨報記者林祺
昨日,北部新區星光學校開學第一天,特警隊員走進校園,爲孩子們上了一堂安全示範教育演練課。
只聽一聲令下,特警戰士現場展示技戰術、搏擊散打、徒手控制和處置突發事件,隨後,學生們參觀了特警先進的科技裝備並與警察叔叔們互動交流。
重慶晨報記者林祺
特警叔叔的裝備真先進
地點:北部新區星光學校
昨日,父母外出務工,奶奶送陳小平去上學。
上學期結束時,文俊所帶的六年級有40個學生。昨天開學,已有3個孩子被父母接到上海或者新疆等務工地就讀。現有的37人中,32人是留守兒童。
新學期剛開始,文俊已經感覺到幾個孩子隱隱存在着問題,“這些孩子心裏有事,但他們不會和老師主動交流。”
25歲的文俊希望用“我的寒假”來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經歷的事,“只有找到孩子們的心結,才能對症下藥。”
“我的寒假”,每人1分鐘,講述在這個寒假裏經歷的最難忘或最哀傷、最高興的一件事,接下來的30多分鐘裏,文俊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最高興
爸爸媽媽陪我到遊樂園
“我的寒假,是上學後最快樂的寒假,我伯伯帶我去開縣縣城過了年,還給我買了新衣服,縣城裏過年好熱鬧,公園好大……”
“爸爸媽媽從新疆回來了,寒假給我帶了新的文具盒,上面有計算器的那種,但這不是我最高興的事情。我最高興的事情,是他們帶我去了開縣的遊樂園,他們陪了我一整天……”
儘管在衆人面前發言膽怯,是孩子們集體面臨的一個問題,但說到高興的事時,講臺上的孩子還是一臉激動。
最難過
奶奶去世,不知跟誰生活
但一些孩子的傷心事,則讓文俊聽得心酸。
12歲的胡金城剛站上講臺,就哭了,哽咽了好久,“這個寒假,我沒有高興的事,因爲我的奶奶去世了……大年初一凌晨離開了我們,爺爺幾年前也去世了。現在,我又失去了一位親人。以後,我不知道還可以跟着誰一起生活……”
胡金城哭了。講臺下,30多個同學悄悄低下了頭,一些孩子也哭了起來。這一幕讓文老師也不知所措。家中老人的離世,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是件更加敏感的事,“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們對隔代親情的依賴超越我們的想象,老人才是他們唯一的依靠。”文俊說,班裏同樣面臨這個問題的還有11歲的王傑。
凝重的氛圍,一直持續到了最後一個學生走上講臺,教室外面,幾個站在一旁聽課的科任老師,也偷偷地抹起了眼淚。
最勵志
好好讀書,進縣城讀初中
37個孩子的“我的寒假”充滿眼淚與歡笑。文俊把最後3分鐘留給了自己。文俊講了一個小和尚樂觀面對困境的故事,希望用最簡單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生活,可能會讓你們比同齡的孩子面臨更多的成長煩惱,但誰能樂觀面對,就是強者。”
“農村孩子更懂得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我們班37個孩子都肯學。”文俊說,孩子們都有個心願,就是初中到城裏更好的學校讀書,“初中到大城市唸書成本太高,不是務工的父母所能承擔的,所以,進縣城讀初中,就成了孩子們最可能實現的夢想。”
“我的寒假”很辛酸,老師聽得掉眼淚
六年級37個孩子32人是留守兒童,昨天的課有點凝重
“我的寒假”很辛酸,老師聽得掉眼淚
課堂上的講述
孩子們與民警互動。重慶晨報記者羅偉實習生雷鍵攝
開縣上橋中心校,六年級的何清在留守兒童食堂吃飯。
法制課
更多開學圖片掃描該魔扣。
昨日,團市委聯合市司法局、市關工委等在觀音橋中學啓動了“爲了明天———重慶市關愛青少年彩虹行動”開學第一堂法制課活動。
市少年法制教育學校副校長鬍明在課堂上講述的案例讓人震驚。年僅11歲的王某(化名)揹負了兩條人命,還重傷一人。胡明多次和王某聊天,“他的母親非常厲害,買到一瓶過期的可樂,就把別人的攤子砸了。”王某給胡明說,沒人敢惹他媽。胡明介紹,近年來,未年成人犯罪率逐漸增加,未教所現在300多名學員,5成以上父母離異,8成有留守經歷。胡明說家庭教育對孩子很重要,“每次開家長會,爸爸媽媽一定要去,而不是都讓爺爺奶奶去。”重慶晨報記者羅薛梅
未教所裏的孩子5成以上父母離異
地點:觀音橋中學
六年級的同學講到寒假裏經歷的傷心事,哭了起來。
本組圖/重慶晨報首席記者高科
本組文/重慶晨報首席記者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