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臺灣工商時報記者]想請教萬部長,我們知道您在支持兩岸科技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去年也出席了崑山的科技論壇。想請教現在兩岸科技產業已經交流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您個人認爲在目前的新的局勢下,在科技產業領域下我們的合作有哪些重大的新突破的案例?在哪些領域上可以這麼做?如果在這些方面要有新突破的話,有哪些具體落實的方法?比如企業間的合資或參股是不是途徑之一?或者還有其他的方法?謝謝。[03-07 16:51]
[萬鋼]兩岸科技創新論壇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屆了,我們第一屆是在福州,第二屆是在東莞,去年是在崑山。我很高興工研院的院長江丙坤先生也參加了我們的兩岸科技創新論壇。兩岸科技創新論壇談的問題很多,大家共同探討兩岸的發展,從我舉的這三個地方就可以看到,這是臺資企業在大陸最重要的幾個地點。現在其他的省市,比如山東、浙江等都很積極,要舉辦兩岸創新論壇。[03-07 16:52]
[萬鋼]兩岸創新論壇可圈可點,從政府層面上說,推動了兩岸在技術標準上面的合作,特別是在半導體照明、光伏應用方面。大家知道半導體照明是一個新的技術,需要新的標準,這方面臺灣起步很早,產業發展也很好。大陸這塊也是從十多年前就開始做,兩岸產業的融合發展也做得相當好,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還有就是談的一些創新形式值得我們共同研究。我自己過去當大學校長的時候去考察過,兩岸大學的合作也是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方式。[03-07 16:52]
[萬鋼]今後我們可以更多的促進兩岸科研人員合作。還有很重要的就是農業,其實大陸與臺灣在農業方面的合作是方興未艾,特別是在福建,我們農業科技特派員的發源地,雙方的合作搞得很好。我有一個建議,我希望臺灣的科技型企業更多的考慮向內地發展,向中部、西部地區發展,現在這些地區都是很好的發展區域。[03-07 16:57]
[祝壽臣]謝謝,繼續提問。[03-07 16:58]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都市報記者]謝謝主持人給我這個寶貴的機會。剛纔提到武漢東湖自主創新示範區現在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先行先試、科技創新。我的問題是去年12月,李克強副總理在江西九江主持召開區域發展改革座談會,部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羣的構建。我們注意到近一年來包括湖北在內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長江中游四個省已經展開了一系列的、全方位的合作,包括科技方面。比如先進製造業、環境保護等一系列科研方面的合作研發以及產業的合作。我想請問一下萬部長,您對於這種珠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羣這種區域間合作怎麼看待?有哪些具體的建議?剛纔您也提到國家將致力於科技體制改革,在下一步的科技體制改革過程當中,有沒有可能在珠三角設立改革的試驗區,進行先行先試?[03-07 17:00]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都市報記者]剛纔您提到今天是開新能源汽車來的,我們也關注到,特別是有的城市,國產新能源的汽車已經開發有兩三年了,但是政府買得多,民衆買得少。我想請問一下,接下來科技部有哪些具體的措施,讓老百姓以更優惠的價格,更方便的使用這些新能源汽車?謝謝。[03-07 17:00]
[萬鋼]城市羣的發展是一個發展的新趨勢,比如長三角、京津冀。此外,湖北、江西、安徽都有很重要的創新基地。在省部會商當中,我們也瞭解到各個省市有自己重點、也有自己的優勢。促進城市羣的互補發展,科技部也進行過嘗試,比如在長三角、京津冀,一些好的經驗要運用到中部城市羣發展的過程當中。特別要關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特別要關注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特別要關注環境的保護、資源的節約,特別要關注民生的發展,這些方面科技都會發揮出支撐和引領作用。[03-07 17:02]
[萬鋼]您剛纔說得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現在是公共使用得多,個人使用得少。這有一個實際情況,因爲我們是按照公交優先來實施的。從2009年開始推廣的時候就是公交領域,比如公共汽車、出租車,再比如城市各類的公務車。由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充電樁的建設等等,個人使用可能增長要慢一些。但是我僅看了近兩年的比例,前兩年基本上還沒有個人應用,這兩年倒是快了,現在已經有4400多個人使用,而且今後的發展會更快。[03-07 17:03]
[萬鋼]到去年12月份的時候大概全國有27800多輛,其中80%是公交車。按照各地發展的規劃,到今年3月底的時候將達到39000輛左右,但還是以公交爲主。今後我們堅持以公交推廣爲主,因爲一輛公交車要抵40輛小轎車的發展,所以解決公交的問題,特別是城市內的公交問題,還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同時我們要推動新能源汽車在私人領域的應用。[03-07 17:03]
[祝壽臣]時間已經到了,最後一個問題。[03-07 17:04]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記者]謝謝主持人。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關鍵問題是什麼?金融危機催生新科技產業革命,對我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您認爲目前機遇是否大於挑戰?謝謝。[03-07 17:06]
[萬鋼]科技革命引發產業變革,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改善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我記得在2008年的時候,溫總理就提出了這個問題,要求科技界高度重視。我想簡單一點回答。我們回想三年以前,我們使用的手機大多數還是功能型手機,三年以後我們使用的手機已經可以上網、看電視、採購等。我在這裏說,我們講的科技革命帶動產業變革這麼重大課題就發生在我們身邊。[03-07 17:07]
[萬鋼]現在平板電腦的銷售已經超過了PC機,他帶動的變革有多大?然而這還不過是剛剛開始。當第四代移動通訊到來的時候,我們的網購現在已經是1萬3千多億元的規模,現在網商和電商爭奪,電子商務實際上已經超過1萬7千多億了,包括企業間的採購。所以,國務院確定的七個發展方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對我們來說巨大的挑戰就是這些都是新的產業,運用的都是新的技術,就需要我們大幅度提高我們的原始創新的能力。[03-07 17:08]
[萬鋼]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人家還沒碰到的問題,創造的產品是過去還沒有的產品,就需要我們大幅度提高我們的原創能力。量子通訊對於今後解決高速度的傳播、計算,以及保密的問題會作出很大的貢獻。很多東西要從基礎研究,要從前沿探索,要從共性關鍵技術上做起。謝謝。[03-07 17:09]
[祝壽臣]由於時間關係,本場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五位嘉賓,謝謝各位記者,再見。[03-07 17:09]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本次發佈會直播到此結束,感謝您的關注。[03-07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