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30日,江南殯儀館,入殮師陳嬌(女)和蘇家彬正在檢查化妝工具。重慶晨報記者甘俠義攝
“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准確,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 ———電影《入殮師》經典對白
“逝者,也是有尊嚴的。我們乾的工作,就是為逝者保留最後的尊嚴。”———80後入殮師陳嬌、蘇家彬談工作
有這樣兩位80後入殮師,一個叫陳嬌,一個叫蘇家彬,一個是美女、一個是帥哥。他倆的故事,或許將改變你對殯葬職工的看法。他們陽光、年輕、做事專業而細致。他們是重慶首批入殮師,還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入殮師。
陳嬌和蘇家彬每天乾的,就是給遺體注入美麗。“逝者,也是有尊嚴的,我們乾的工作,就是為逝者保留最後的尊嚴。入殮師,是我們的職業,是我們的工作,但不是我們的全部。我們將堅持一生。”
職業選擇
她突然報殯儀服務專業
他只想找一份穩定工作
身材高挑,長相姣好、一身深色職業裝,站在重慶晨報記者面前的陳嬌,若不是在殯儀館的告別廳碰到,很難想象,她是一名入殮師。
陳嬌出生於1987年。從4年前,大學畢業的她就開始在殯儀館工作。至今,沒有離開過,也沒有想過要離開這份職業。
陳嬌的家就在江北南橋寺。她2006年參加高考,當時報考的學校是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的是殯儀服務專業。
作為一個城裡長大的女孩子,各方面條件都還不錯,為啥選擇殯儀專業?陳嬌說,自己高中成績不是很好,當時在翻閱招考書時,突然發現了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有這樣一個專業,突然有一種想報考的衝動。她給平時關系不錯的同學們說自己想報這一專業時,所有人的反應幾乎一致:不會吧,殯儀館,火葬場,你確定今後要到那裡去工作?
讓陳嬌沒想到的是,自己將這一想法說給父母聽時,爸爸媽媽並沒有啥顧慮,直接表態:我們尊重你的選擇,你自己把志願填好,把考試考好。
“入殮搭檔”蘇家彬的老家,在永川農村,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蘇家彬今年27歲,還有一個姐姐,高考那年,父母都年過五旬。
小蘇成績也並不太好。高三那年,他想過放棄高考,一是擔心考不上,二是擔心即使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父母血汗錢花了。
但這一想法,母親堅決反對,找他談心時,抱著兒子哭了。“家彬啊,你還是去上學吧。能不能考上,高考參加完了再說。”
父親在鄉場上喝酒時不知聽誰說了這樣一個消息:重慶有一個民政校(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有一個殯儀專業,收分不高,出來好找工作,而且收入還不錯。
高考那年的前幾個月,家彬很努力,最後成為了一名大學生。“現在都工作了5年多,沒有失業過,算是工作穩定,父母的錢沒有白花。”
工作狀態
她最開始總出現恐怖幻想
他很小就敢在墳山捉迷藏
陳嬌2006年到了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有兩個專業擺在面前,一個是殯儀服務,一個是墓園設計。她對設計不在行,在繪圖方面也無天賦,高中又是學文科,她選擇了前者。班上30多位同學,差不多男女各佔一半,最後絕大多數都在本行業找到了工作。
“殯儀專業和學醫不一樣,學醫有標本,殯儀幾本上是理論知識,大學三年,幾乎沒有接觸過遺體,包括後來到殯儀館實習。”陳嬌說,她在石橋鋪殯儀館實習過,但沒有去火化車間,而是做守靈服務。
她想象中的殯儀館和停屍房,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一樣,停著不少屍體,感覺陰森恐怖。因為沒有直接接觸,實習期間感觸並不大。直到後來當了入殮師。
入殮師,是專門為死去的人化妝整儀、納入棺中的職業。
最開始,陳嬌有些害怕,總會有一些恐怖的幻想,如總擔心遺體突然坐起來。“不害怕是假的,只是乾久了就習慣了。”
蘇家彬比陳嬌入行要早兩三年,他是陳嬌的學長,也是工作搭檔。
“沒有入殮師以前,遺體到了殯儀館,守靈兩三天,直接火化。”蘇家彬說,現在差不多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喪屬都要求入殮服務。
他說,來殯儀館工作前,他在安福堂負責遺體接送,和遺體直接接觸並不多,看到的逝者多數是正常死亡的老人。
而每天在殯儀館工作,卻要面對很多非正常死亡的遺體,尤其是因為車禍等意外事故死亡的。至今,他都還記得第一次接觸的一位非正常死亡遺體,想起那位不幸的年輕人的面容,以及那些親友們講述的故事,他眼睛濕潤了。“這麼年輕就走了,很可惜。”
一直以來,蘇家彬都沒有害怕過,到殯儀館工作了多少年,他就在殯儀館住了多少年。“我從小就沒有怕這些。老家後面有一座墳山,小時候還在墳山上捉過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