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實驗藥品有摸底
校內暫無法調查
關於毒源
毒物初步確定爲“N-二甲基亞硝胺”,方明表示警方調查仍在進行,已在分析毒性,現在不能確定有毒化合物。他表示,未來認定化合物名稱,也不會向外公佈,“這有導向作用”。
有報道稱,學校內部會議指出半年前以及不久前實驗室曾兩次丟失過該藥物,方明並未正面迴應。對於“多名學生稱毒物不可能市場買到,實驗室再嚴也沒有用”,他說案發後對學校實驗室情況“有摸底”,結論是學校對相關藥品管理嚴格制度完善,他強調“這個說法不是學校得出的”,但並不願透露檢驗方來源。
他表示,在警方刑事案件調查未結束前,無法知道毒物的來源,“也無法對校內進行調查”。
此外,他表示對嫌疑犯林某的情況,只能進行陳述事實,動機由警方調查。
善後安排
安撫黃洋父母
募捐由學生主導
方明表示,復旦在微博上向公衆公佈事件,其中出現“搶救”而非“救治”字樣,因當時未能確定病因。他表示校方剛開始已得知黃洋患病,起初以“突發”事件處理,此後事態嚴重各方陸續介入。
當以微博形式公佈後,“沒想到輿情如此關注,對於評論和轉發的數量感到吃驚”。
他表示,復旦已成立多部門參與的工作組,工作主要是挽救黃洋生命、配合警方調查、安撫黃洋父母和關注學生、老師因此事帶來的心理創傷。
他說,學校已爲遇難學生墊付醫療費用。出於“不推卸責任”的顧慮,學校不會組織募捐活動,“募捐由學生會出面”。
心理創傷
有學生尋求幫助
老師一對一跟蹤輔導
方明強調,學校現階段將會加強對學生和老師心理創傷的關注。他透露,昨日上午,已有黃洋的同學向學校提出希望進行心理輔導。“現在學生需求比較迫切,讓我們一下子覺得這個問題比想象的嚴重”。
他表示,學校此前對此已有預案也有相關的心理輔導體系,但未曾預料這件事情對校內學生精神上創傷的面和度如此大,“學校的注意力將會集中到心理安撫工作上來”。
據瞭解,黃洋的同學主動找到學校,校方目前已安排老師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校方並未透露這名學生出現何種具體心理創傷,表示該學生目前不需要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