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說我被判緩刑是人生之大不幸,那麼現在有機會學習傳統文化,可謂因禍得福。若早知道《弟子規》中‘言語忍、忿自泯’的道理,言語上忍讓一些,就可以避免因打架而引來的牢獄之災。追溯自己的犯罪根源,正是忘卻了很多做人的基本道理,才釀成今天的大錯。”這是一名社區矯正人員在學習了《弟子規》後寫下的心得體會。這是寶坻區人民檢察院將傳統教育引入社區矯正工作所取得的實際效果,通過學習法律法規和接受以道德爲主的傳統文化教育,幫助社區矯正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自覺遵紀守法的觀念,提高了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
2012年3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發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正式實行以後,寶坻區人民檢察院及時組織編印了《社區矯正人員手冊》和《弟子規》學習冊各3000冊,深入基層開展現場諮詢,廣泛宣傳。通過巡迴檢察室檢察官向社區羣衆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宣傳社區矯正的有關知識,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爲社區矯正人員創造良好的矯正環境。
爲了將中華傳統文化引入社區矯正工作當中,寶坻區人民檢察院還制定了較爲詳細的實施方案,在社區矯正體制上建立了“一個矯正小組、一個矯正課堂、一個技能鍛鍊基地”的“三個一矯正模式”,並結合法制校長、法制廠長、法制村長的設立,完成對社會服刑人員的立體化矯正監督。選聘傳統文化課講師,到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等社會宣傳,爲社區矯正工作的規範化運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形成檢校共建的長效機制,減少青少年犯罪。到社區矯正人員當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約束其行爲,提升其道德水平,爲司法所考評和評議提供參考標準,實現矯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