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項新舉措
-打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
-打破了實施20多年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體系
-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中學教師職務系列與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併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
-在職稱等級上,改變了原來中學教師最高等級爲副高級、小學教師最高等級爲中級的規定,首次設置正高級教師職稱
天津北方網訊: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批准,濱海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於日前正式啓動。今後新區將率先在全市把中學和小學教師兩個系列統一起來,新區內的1.5萬名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
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
據介紹,這次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主要有四項新舉措,即打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打破了實施20多年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體系;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中學教師職務系列與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併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並在職稱等級上,改變了原來中學教師最高等級爲副高級、小學教師最高等級爲中級的規定,首次設置正高級教師職稱,拓展了今後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發展空間。
同時,濱海新區將對原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的基本標準條件進行修訂,更加突出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特點,堅持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改變了原來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強調學歷和學術成果的傾向,把工作實績作爲評價的重要依據,提高評價的科學性。
在評價機制創新上,建立健全以同行專家評審爲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完善評委會組織管理辦法,健全工作程序和評審規則,建立評審專家責任制。評價採取水平測試、說課講課、面試答辯、專家評議等多種方式,增強評價結果的公信力。
此外,濱海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還實現了中小學與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強化職稱的評價功能,將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作爲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
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升
濱海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是加強新區教師隊伍建設,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促進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此次改革,形成健全制度體系,拓展職業發展通道,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辦法,形成以能力和業績爲導向,以社會和業內認可爲核心,覆蓋各類中小學教師的評價機制,建立與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制度相銜接的職稱制度。教育職稱改革變憑資歷爲評業績,改單一評價爲多元評價,使職稱評定更加公平合理,有效保護廣大教師的從教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天津開發區一中語文特級教師李天嵩作爲濱海新區引進的名教師之一,已經在開發區一中任教有近12個年頭。當他得知新區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啓動後倍感鼓舞。“這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的支持,對教師職業生涯的重視,同時也給了教師繼續發展的方向,解決了高級教師沒有奔頭的實際問題。”李老師對記者說,希望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註重一線教師的教學業績,能夠向一線教師中教育教學教研業績突出者給與傾斜。
據瞭解,長期以來,新區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創新教師培養模式,實施優秀師資“孵化工程”,通過設立邊遠地區教師津貼、發放邊遠教師敬業獎等措施,優化穩定邊遠地區教師隊伍,保證每一所學校都有區級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實現師資配備均衡,各校師生比均達到市定編制標準。通過實行校長三年任期考覈、異地掛職鍛鍊等制度促進校長交流和提高。同時,新區政府投入2000多萬元專項資金,實施“教壇名家、教壇能手、教壇新秀”培育工程,與中央教科所、北師大、華東師大等研究部門和高校建立合作關係,將培養一批具備較高專業水平的骨幹教師作爲重點,帶動農村和邊遠地區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舉辦“濱海新區教師基本功大賽”、啓動“雙百助教工程”,投入專項資金爲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送優質課上門,切實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