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核心提示
專家提醒,不少野菜本身無毒素,但不同的生長環境卻決定了它日後是否受污染,能否食用。生長在醫院、疫區內的野菜,還會依附着危害人類的細菌、病毒等,因此,在公路邊、工礦區、污水渠旁、醫院附近採摘的野菜不能食用。
天津北方網訊:本市的大街小巷,路邊、花園、綠地栽種了許多花草樹木,使津城越來越美,越來越綠。目前正值春夏之交,鮮花盛開之時,城市到處是片片花海,吸引着人們去踏青。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野花、野菜也趁勢瘋長,在人們注重身體健康、提倡綠色生活的理念下,有些市民就自己採擷野菜,回家食用。但專家提醒,路邊的野菜有的可能有毒,有的會被噴上農藥污染,不要輕易食用爲好。
近日,記者在上班的路上、公園裏以及居住小區周圍都能看到有市民自行採擷野菜,言稱回家洗洗就可食用。5月7日上午7點,記者在南翠屏公園遛早兒時,見到一位中年大姐,正在公園各角落採摘着什麼,走近一看,大姐已經採摘了一大塑料袋的馬莧菜。記者好奇地詢問其用途。她說:“這些馬莧菜拿回家後晾乾了,蒸大包子吃可好吃了。”她建議記者也可以採點兒拿回家吃。
在南開區金谷園小區旁的早市上,記者見一位大娘擺地攤賣薺薺菜和掃帚菜,5元一把,問大娘是自己種的嗎。大娘答:“在郊區野地裏採來的,誰種野菜呀,買點兒,吃個鮮兒吧。”
城市的人們,吃慣了大棚裏的蔬菜,偶爾吃點兒野菜換換口味也不錯。據南開區市容園林委的園林專家介紹,本市比較多見的、可以食用的野菜有馬莧菜、薺薺菜、蕨菜、刺菜、掃帚菜等等。
那麼生長在城市角落、路邊、綠地中的野菜能食用嗎?爲此,記者走訪了多位園林部門的專業人士。被告知,雖然有些野菜是可以食用的,但市民必須仔細區分。
市民一定採自己認識並確認的野菜,比如常見的馬莧菜。有些植物雖然長相與能食用的野菜相近或者接近,但卻是不同的植物。比如外環線東麗區海河橋南側園林部門種植的大花萱草,開的黃花顏色很好看,很像黃花菜,有的市民就採來食用。其實大花萱草與黃花菜雖都屬於萱草,但大花萱草是觀賞的,不能食用。再比如黃鬚菜是能食用的野菜,其長相頗像市民俗稱的“死不了”。有的市民很容易將二者混淆。所以對自己不能確認的野菜,千萬不要食用,以免誤食甚至中毒。
專家強調,不少野菜本身無毒素,但不同的生長環境卻決定了它日後是否受污染,能否食用。如果在土壤和大氣中重金屬含量較高的環境,如工礦區生長,它就富集自然界的鎘、鉛、鍶、鉻等重金屬元素;而生長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比如公路邊、工業污水渠邊的野菜,它不但能吸附空氣中的灰塵,而且對空氣和土壤的有害氣體和化學成分具有過濾作用;生長在醫院、疫區內的野菜,還會依附着危害人類的細菌、病毒等,因此,在公路邊、工礦區、污水渠旁、醫院附近採摘的野菜不能食用。
另外,外環線沿線、城市公園、綠地中長的野菜,也不要食用。因爲園林工人會給綠地裏的植物噴灑農藥驅蟲害等,大量農藥也會殘留在野菜上,規勸市民最好不要採回家食用。本報記者樑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