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月底,實施了將近1年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即將到期,目前,市場上暫未傳出政策延續的消息。連日來,津城各大家電賣場紛紛圍繞節能家電產品,掀起“五一”後的新一輪促銷熱潮。
節能家電線上線下扎堆促銷
從去年6月1日開始,國務院設立財政補貼265億元開展節能家電補貼。根據規定,消費者購買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這五類產品相應型號的高效節能家電,可享受每臺家電從70元至600元不等的國家能效補貼,這一政策到今年5月31日截止。
記者在蘇寧、國美、亞馬達等電器城看到,賣場的明顯位置均貼有關於節能補貼的公告,提示消費者在5月31日前購買節能家電可享受補貼,並告知辦理節能補貼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目前在售的將近60%家電都貼有綠色節能補貼標籤,而這一標識眼下已成爲商家的重要賣點。走訪中記者瞭解到,現在,多家賣場的部分品牌節能家電仍在延續“五一”促銷活動。據不少銷售人員介紹,除國家節能補貼款,賣場還聯合廠商推出了從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優惠。
“因爲家電節能補貼政策要取消,這幾天有不少消費者來諮詢節能家電。”蘇寧解放南路店的銷售人員介紹說,從客流量來看,目前起碼比三四月增長了1到2倍。隨後,記者又在其他幾家電器城瞭解到,當前正是電視和空調的銷售旺季,從4月底開始到現在,賣場所售的這兩種產品裏有70%到80%都是節能家電。正在選購冰箱的谷先生告訴記者,“本來想下個月買,但聽說馬上要沒有節能補貼了,就趕緊來看看,搶個實惠。”
蘇寧易購、易迅網、海爾商城等電商也以節能補貼進入倒計時爲由,推出了節能家電特惠專場、“全場699元起”等降價活動。
贏得市場還需好產品
與搶搭政策“末班車”的消費者相比,一些暫時沒有購買家電計劃的市民普遍關注“補貼政策取消後這些家電還有優惠嗎?”對此,有家電賣場的銷售主管對記者說,目前,節能家電執行出廠指導價和補貼後價這兩個價格,政策取消後,一般來說,這些家電就只執行出廠指導價,但不排除因國家的後續補貼政策和賣場促銷而出現的優惠價格。由於節能家電技術應用成本一般比普通家電高,到6月,其中的部分產品可能會漲價。
近日,有知名品牌空調廠商就對外宣佈,“補貼政策結束後,價格將上漲6%到10%。”還有的廠商表示,雖然暫不提價,但會停產部分節能補貼產品型號。分析人士指出,政策取消後,目前在售的節能家電可能會出現產品階段性滯銷;企業也將會重新規劃產品,建立新價格體系。
中投顧問家電行業研究員任敏琪告訴記者,我國正在努力推動家電行業轉型升級,未來,節能家電會成爲主流。在任敏琪看來,面對日趨同質化的家電市場競爭,廠商僅靠降價促銷其實並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過度低價競爭,不僅使企業不堪重負,還可能導致服務質量下降。因此,家電廠商應利用政策補貼帶來的市場積累,改進生產技術,加強對節能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做好售後保修、維修、退換貨服務。
業內建議補貼政策有序退出
對於這即將收官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一些家電廠商坦言,“補貼政策其實應該退出了。”他們認爲,這一政策出臺的初衷在於應對金融危機、刺激節能家電消費,增強公衆的節能環保意識,這些如今都已經初見成效;而且,政府還是應該通過市場本身的力量促進行業發展,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長期實施補貼政策會透支未來市場,也容易讓企業患上“補貼依賴症”。然而,還有部分企業由於前期在調整產品結構、清理市場庫存等環節投入較大,他們期望補貼政策延續,以降低企業損失。
針對家電廠商的不同呼聲,奧維諮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指出,“其實企業不是不歡迎政策,政策對銷售有拉動作用,但由於政策穩定性不足,影響企業佈局規劃,根據產業政策,企業要不斷更改計劃。”此外,還有家電行業專家稱,過去幾年,家電政策過度刺激市場發育,很多企業盲目擴大產能,現在政策退出,可能會讓他們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近日,在政策是否延續尚無最終結果之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提出建議,希望節能補貼政策有序退出,儘量減少對行業的負面影響,並對空調器、電冰箱、太陽能熱水器等季節性產品給出一定的過渡期。本報記者王睿實習生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