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陝西省延安市城管跳踩商戶頭部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城管聲稱肇事者爲“臨時工”後,6月7日23時10分,百度貼吧“延安”吧出現一篇名爲“致廣大關心‘延安5·31事件’網友的一封信”的網帖。發帖者“美利達店員01”稱,“受當事人劉國峯本人委託,美利達現將他致各網友的一封信發佈於此”。信中稱,“在這個事件中,打人者固然不對,但客觀地說,我也有一定責任,我想,當時我如果能冷靜處理,不要太過沖動,也許可以避免肢體上的衝突。在此,向在這件事中受到傷害的人們道歉”。
作爲此次事件中的受害人,美利達自行車店店主劉國峯倒地後,被一男城管雙腳起跳踩頭部,導致其受傷住院。相關視頻傳到網上後,無數網友對受害者劉國峯表示同情,對暴力執法非常不滿。
該公開信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甚至被指“官腔”。其中不少網友懷疑,這封公開信並非出於劉國峯本人的真實想法和意願,而是當地政府事後危機公關的舉措之一。
主持人孟非就在其認證微博上點評道,“信的內容歸納起來大約是三點:1.城管打我是有一定道理的;2.城管局的善後我是滿意的;3.延安的形象纔是最重要的”,併發問“信是誰幫你寫的?”
6月13日,針對這封道歉信,光明網評論員指出,這封以受害人身份發表的道歉信,從行文風格到措辭習慣,無一不令人立刻聯想起政府機構公文。“引發廣泛關注”、“引起高度重視”、“迅速成立調查組”、“局長、書記多次慰問”、“得到公正處理”……怎麼看都像是流傳甚廣的“事故發生後新聞報道通稿體”的又一次熟練的開篇套用。這種“官腔”如何能逃出公衆的眼睛?
6月13日,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延安城市管理局辦公室,一工作人員表示對於“道歉信”一事不知情,並拒絕回答記者的相關問題。
針對此次事件,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政府在處理這類事情的時候,可以進行必要的危機公關,以修復形象。但必須明確,實施任何危機公關手段的前提是真誠善良,是態度誠懇,沒有了這個前提,任何危機公關手段不僅很難奏效,還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輿論危機,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讓公關之意超過誠懇認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