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南開區讀者李小姐是一位網上店鋪經營者,她近日給渤海早報投訴版發來電子郵件反映,現在很多高信譽度的賣家是通過買賣快遞單號『刷』出來的,不僅給同行造成惡性競爭,也誤導了消費者。雖然國家近期連續出臺政策重重打擊,但買賣快遞單號依然活躍。
渤海早報記者根據李小姐提供的線索調查了解到,由於購物網站的賣家信譽度越高越容易獲得買家的信任,因此像『鑽石』和『皇冠』信譽度等級的賣家生意都非常好。而一些剛剛入門的商家急於提高信譽度想出歪招,用買來的快遞單號冒充真實交易提高信譽。渤海早報記者在網上以『快遞單號』為關鍵字搜索發現,打著『出售當天真實快遞單號』、『快遞單號交易平臺』、『當日新單,刷鑽無懮』之類廣告的網站很多。一個名為『danhao8』的網站,宣稱可提供圓通、申通等快遞企業的單號,售價從0.4元至2元不等。
近日,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寄遞服務信息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決定於2013年6月至10月開展寄遞信息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而此前,國家郵政局等六部門就已共同發布了《關於切實做好寄遞服務信息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通信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互聯網管理,對經相關管理部門認定的非法從事寄遞服務信息買賣的網站,依法予以關閉。但渤海早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快遞單號販賣行為依然活躍,『淘單114』等被多次曝光的快遞單號買賣網站均能正常打開。
針對網絡商家利用快遞單號『刷鑽』提昇信譽度的問題,天津德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賈芳律師表示,『刷鑽』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競爭手段,商家利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作出錯誤判斷。采用這類手段的商家不僅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而且違反了《民法通則》中的『誠實和信用』原則。而快遞企業對用戶信息進行買賣也是違法行為。根據我國《郵政法》規定,郵政企業、快遞企業違法提供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者快遞服務的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郵政管理部門還可以責令快遞企業停業整頓,甚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