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全國海洋系統涉海藏品徵集活動從7月份開展以來,又有數千件藏品簽訂了捐贈協議。最近的兩批徵集中,貴州方面的1600餘件古海洋生物已經達成徵集協議,即將入藏;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捐贈的5000餘件藏品也已經落實。如今,更多的單位和個人願意把海洋藏品捐贈給這座“藍色故宮”。
寶島民間藏家實行“裸捐”
國家海洋博物館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龍介紹,在近期博物館藏品的徵集過程中,很多故事讓人感動。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捐贈了5000餘件藏品,來自寶島臺灣的多位民間收藏家還“裸捐”了個人全部涉海藏品,不收取費用。這些藏品總數多、質量高、意義大。比如說來自臺北的古董收藏者黃偉,收藏有一件1830年日本仁孝天皇登基時所燒製的瓷盤,瓷盤上所繪製的是當年的日本地圖,圖上沒有釣魚島。有關人士表示,如果有可能,希望有關釣魚島的文物能在國家海洋博物館中展出,這對全方位展示中國自古以來的海洋文明、維護國家海洋主權具有重要意義。
南海出水文物正在磋商捐贈
目前捐贈的2萬件藏品來自國內外各地,包括船模、海圖、文獻、工具等,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珍藏品。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少愛心捐贈者認爲,國家海洋博物館像“藍色故宮”般意義重大,希望爲展示中華民族偉大的海洋文明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目前,國家海洋局正與民間收藏家就南海出水文物、中外海圖捐贈轉讓事宜進行積極磋商。“國家海洋博物館文物藏品設計規模30萬件,因此,藏品徵集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離不開海內外各界的關注和支持。”王龍表示,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啓動建設,具備了藏品保管條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支持博物館藏品的徵集工作,對提供有價值線索的人士,博物館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國家海洋博物館2015年試開館
落戶濱海新區的國家海洋博物館設計方案已經敲定。它佔地面積30公頃,一期15公頃,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是我國首座以海洋爲主題的綜合性、公益性博物館。據悉,國家海洋博物館由曾設計悉尼奧運場館的澳大利亞考克斯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外形似躍向水面的魚羣、停泊岸邊的船塢、張開的手掌、海洋的生物……讓人遐想無限。國家海洋博物館建築設計單位負責人介紹:“本方案的創意核心是將展館設計成開放的模式,整個建築突出海濱元素,非常優美。”該博物館工期三年,將於2015年布展和試開館。
另外,國家海洋博物館藏品徵集活動還在繼續,徵集內容包括與海洋自然、海洋人文歷史相關的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工業遺產、自然標本、多媒體資料以及其他具有展覽、收藏價值的實物或展具。(記者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