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吳晶)“官員‘雷人雷語’的根子就在於對待羣衆麻木不仁、毫不在乎,不把羣衆的利益、思想和感情放在心上。”針對網絡近日曝光的一系列官員“雷人雷語”,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這樣對記者表示。
“解決官員‘雷人雷語’的根本和關鍵不是讓他們進培訓班去提高技巧,而是應該進羣衆路線教育學習班,去提高對羣衆的認識,轉變工作作風。當前開展的羣衆路線教育活動,也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王旭明認爲,官員面對公衆和媒體講話,首要的不是技巧問題,是爲人和作風問題。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以及黨的相關工作部門,在重點對官員腐敗行爲進行監察的同時,應該把官員對待羣衆和媒體的態度作爲重要的監察內容和工作內容,這是提高我們黨執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換句通俗的話說,‘打死也不說’的官員應該管,‘滿嘴跑火車’的官員也該管。”他說。
在王旭明看來,官員“雷人雷語”表明,很多幹部在大的方面能把得住,卻在小的方面把不住,這與當前的幹部選拔任用方式有一定關係。現在選拔和提拔幹部絕大部分採用筆試,即使有面試,也往往會提出一些大而空的問題,忽略很具體、有針對性的、能夠解決問題的問題。
近日,媒體追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袁振國是否“攜妻公款出國遊”時,他回答的“你去問教育部”也是輿論聚焦的“雷人雷語”。
王旭明認爲,不僅僅是基層幹部出現“雷人雷語”,一些有很高學歷的官員在對媒體和公衆講話時態度之生硬、之刁蠻、之不講道理,也很難讓人想象。這表明,還有相當多官員不具備“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特別希望今後幹部的選拔任命程序里加進一條:如何面對公衆和媒體講話,作爲官員選拔、考試、晉級的“硬槓槓”。具體來說,可否在面試環節中設計場景考試,增加官員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王旭明還指出,從官員的“雷人雷語”引申去看,我們的學校教育也存在重大缺失。一些官員從小學一路讀到博士後出來,本領域的知識水平到了一定高度,但是綜合修養、常識性禮儀等都比較缺乏,教育是個重要因素。我國目前的教育太重視筆頭、卷面,忽視口頭、實際能力,特別希望通過深化教育內部的改革來解決這個問題。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課也都過於空泛,過於強調理論,這也是要改進和加強的方面。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