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當全國人民正在熱議春晚導演、演員陣容時,津南區北閘口鎮的還遷社區也辦起了自己的“春晚”。不同的是,整臺晚會是由一位還遷村民辦起來。只用了5000元,原西右營村村民趙廣群就辦起了一臺近30個歌舞節目、歷時3個半小時、觀眾人數近千人的“村晚”。這也是津南區首個個人牽頭辦起的晚會。
在津南區北閘口鎮還遷社區宣惠園,有一支30餘人的西右營村女子舞蹈隊。而這支隊伍的隊長趙廣群卻是一個大男人。自幼喜愛文藝的趙廣群和妻子王竹君,在2012年鎮還遷社區入住後,召集原來村裡喜愛文藝的村民辦起了舞蹈隊,並自費6000元置辦了音響等專業設備以及隊員演出服。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從幾個人發展到幾十人,也成為津南區文藝演出活動中的骨乾民間演出隊之一。“村裡原來的伙伴們,都搬進了還遷社區宣惠園。有的問我,為什麼搞起的演出隊總出去演出,而不給父老鄉親搞個文藝晚會。”趙廣群說,為了這句話,他決定憑自己的力量,花小錢辦大事,給還遷居民也辦一場精彩的文藝晚會。
導演、制片、劇務、燈光……趙廣群一人分飾多個角色,橕起了整臺晚會。今年8月,家裡並不富裕的趙廣群和妻子王竹君,決定用家裡的存款5000元,打造一臺涵蓋舞蹈、歌曲、曲藝等節目形式的“村晚”。舞蹈隊在之前演出時積攢下的人脈為他省了不少錢。多支演出隊免費為晚會出了10餘個節目。在近30個節目中,趙廣群自己的演出隊節目也佔到了3個。
晚會硬件上,整個還遷社區一起“搭臺”。在趙廣群的晚會開銷中,有兩個大頭兒。一是用2000多元租用舞臺、制作背板、購買燈光;一是聘請大港的一支專業藝術團提供高水平的節目。為了節省成本,2噸重的舞臺都是由他與兩位隊員男家屬一起肩扛、手搬,運輸、組裝而成。
雖然條件簡陋,但精彩的節目吸引了宣惠園和附近澤惠園、人安裡等多個社區近千名觀眾。原本19點開場21點結束的晚會,由於觀眾們的熱情,很多演員反復返場最終進行了近3個半小時。趙廣群說,他准備總結一下這次演出的經驗教訓,在布景、選址、聯系演員、排練等方面好好准備,到元旦時再推出一臺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