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Shake shake(抖一抖)!”可當真正拿起炒勺來,這些漂洋過海來學廚的小夥子卻個個像跳舞一樣,左右搖晃。
“沒辦法,他們習慣了把所有的菜放在一鍋咖喱湯裏。對於煎、炒、烹、炸全不在行,經常鬧笑話。”老師有些無奈,但不得不耐着性子繼續教這些小夥子學做中國菜。
在天津海運職業學院食堂裏,26位充滿異域風情的斯里蘭卡留學生身着統一的白色廚師裝,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中餐烹飪。這也是本市高職院校首次招收帶獎學金項目的留學生。
練抖勺時像跳舞
“裏面有好多的材料,先分開炒再合到一起,顏色、味道都得好。”一道簡單的炒雞蛋,就算是其中的優等生阿拉通也覺得難極了。斯里蘭卡是地處南亞的島國,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王駿是留學生的專業課教師,他笑着告訴記者:“斯里蘭卡學生完全是‘白紙一張’,他們剛來時連醬油、料酒都沒見過。”
對此,王駿老師有高招,他往鍋裏放沙子教同學們練抖勺,拿麪條練切工。學習前,王老師總是率先示範,結合每道菜的特點親自演示一番,引來同學們陣陣驚呼,不過到了斯里蘭卡同學們自己上手時,可就是“笑料一籮筐”了。有些男生抖勺時全身都在一起動,好像跳舞一樣,還有的勁兒太大,一下就把沙子都抖到自己身上了。
從今年7月1日起,26名斯里蘭卡學生在天津海運職業學院開始了爲期一年的學習生活。三個多月以來,斯里蘭卡同學們已經能做出不少拿手菜。
期待回鄉開餐館
“整個做菜過程好像魔術一樣。”“以前就特別喜歡吃中國菜,覺得特別美味。”隨着中斯兩國經貿的密切往來以及斯里蘭卡旅遊業的發展,斯里蘭卡對中餐廚師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當地的中餐廚師可謂“高價難求”。針對這一需求,天津海運職業學院與當地職業院校合作,以“2+1”的形式聯合招生,即一年專門在中國院校學習中餐。讓海運職業學院國際培訓中心副處長張琪沒有想到的是,招生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除了在校生,還有社會人士前來求學。“這次學生年齡跨度很大,有二三十歲的,年齡最大的40歲。”他們中有三人能獲得天津市政府特殊項目獎學金,摺合人民幣一萬多元。
26歲的阿拉通原來就在斯里蘭卡一家頂級酒店做西餐大廚,這次來津求學是爲了長遠發展考慮來擴充知識面。原來,阿拉通一直有個夢想,一直想在郵輪上做大廚,但目前頂級郵輪公司很少在斯里蘭卡招收廚師。正好,天津海運職業學院就和皇家加勒比有合作,班主任老師聽說了他的“小祕密”之後,把他的簡歷遞給公司人力招聘官,讓阿拉通特別感動,他告訴記者:“如果沒有應聘機會,就回家鄉開個中餐館,應該也很火。”(記者劉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