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014年畢業的大學生,在國慶節後進入最黃金的求職期。在南開大學10月份的“招聘日曆”上,僅10月9日到30日,大約20天的時間裏就已經排滿了超過80場專場招聘會,最多的一天從早到晚就排滿了10場招聘會。2013年被稱爲“史上最難就業季”,面對即將到來的2014畢業季,學生的就業方向在哪裏?哪些自身原因成爲牽絆大學生找到好工作的因素?爲此,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東成西就實踐隊,利用假期調查了近20個省市超過千人的已就業人羣。
經驗不足是最大問題
問卷的第一題就是調查人們當初找工作時遇到的最大問題。調查結果顯示:經驗不足約佔40%,個人能力鍛鍊不足約佔22%,工作待遇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想約佔16%,專業知識缺乏佔12%,毫無問題的只佔10%。
儘管如此,天大的學生們在調查中卻發現了一個“悖論”:儘管大多數人都認爲大學生求職缺的是經驗,但卻有84%的“過來人”認爲大學生最重要的還是“好好學習,打好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
通過調查,大學生們發現,沒有“職業發展規劃”在求職中是相當可怕的。一道針對職業發展規劃的問題顯示,被調查者中16%的人就業前根本就沒有任何規劃,“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年齡已到40歲,卻還是公司普通的員工。這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職業發展規劃對個人今後在職場的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同學們感慨道。
過來人建議找喜歡的
問卷有一個問題涉及人們當初的擇業觀。從調查結果看:有247人覺得求職“能解決溫飽即可,之後再考慮其他的問題”;有318人覺得還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就是‘鐵飯碗’”。與這兩項相比,僅有81人選擇“直接去找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且以技術人員居多;177人選擇“直接去找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工作”同樣以技術人員居多;而當初就業時認爲“可以先到基層、一線地區工作鍛鍊自身能力”的有220人。
然而,相對應讓“過來人”給即將求職的大學生提建議時,卻只有137人建議“能解決溫飽即可,之後再考慮其他的問題”;83人建議“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就是‘鐵飯碗’”;310人建議“直接去找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工作”;394人建議“可以先到基層、一線地區工作鍛鍊自身能力”。通過對比分析可見,“過來人”以自身的體驗建議大學畢業生求職還是“找喜歡的”“去基層”。(記者劉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