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國一項新研究認爲,人類大腦在睡眠時才能高效清除代謝廢物,從而恢復活力。
“大腦在清醒與睡眠狀態時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時會有意識,而睡覺時則進行‘大掃除’。因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須在兩種不同功能之間選擇一個,”這項研究負責人、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梅肯·內德高說,“你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會,要麼你招待客人,要麼你打掃房間,但你不可能同時做兩件事。”
這項研究17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科學家評論說,它“從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個直接實驗證據”。此前,許多哲學家與科學家曾針對睡眠原因提出各種猜測與解釋,包括鞏固記憶、調節機體代謝等,但人們一直無法就此達成一致看法。
論文第一作者、羅切斯特大學博士後謝璐璐說,他們此前發現大腦內有一個獨特的“垃圾處理系統”,將其命名爲“類淋巴系統”,工作原理是腦脊液沿着動脈周隙流入腦內組織,與腦內組織間液不停交換,並將細胞間液體的代謝廢物帶至靜脈周隙,隨即排除至腦外。而在新研究中,他們發現,這個“垃圾處理系統”的工作幾乎都在睡眠中完成。
謝璐璐說:“睡眠是現代人都很關心的問題。到底我們可不可以不睡覺然後騰出更多時間去工作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腦需要每天花一定時間讓腦脊液好好地爲它洗個澡,不然那些腦細胞產生的代謝垃圾堆積起來,就會傷害到腦細胞。時間久了人就會生病,比如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癡呆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