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晚上,隨着約1.5萬噸的“T型鋼構轉體橋”順時針旋轉46.1度,“四緯路跨越津秦客運專線、津山鐵路轉體橋”在46分鐘內完成了“華麗轉身”,與主橋實現對接。這標誌着津秦客專濱海北站的主要配套市政工程之一——四緯路工程中單體投資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重要節點順利完成施工。這個重達1.563萬噸的鋼構轉體橋,也是目前天津市既有轉體橋樑中最重的。
30束鋼絞線轉動大橋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津秦高鐵濱海北站附近的四緯路工程施工現場,一個十幾米高的T型鋼構轉體橋矗立在津山鐵路的西側。沿着施工鋼梯爬上主橋,在28米的橋樑斷面處,可以看到不遠處的T型橋與鐵路平行而建。大約十幾分鍾,津山鐵路上就會有一列火車呼嘯而過。“四緯路工程起於津秦客運專線西側的車站西路,上跨津秦客運專線、津山鐵路、漢沽西北環線(濱玉線),止於五經路,爲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路,全長1.707公里,其中橋樑長921米,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時。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橋樑橫跨了兩條鐵路,一條是繁忙的津山鐵路,一條是即將投運的津秦客運專線。”建投集團下屬控股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國說,“津山鐵路是一條客貨運混行的鐵路,爲了儘量減少對鐵路運輸的影響,我們選擇了‘轉體工藝’,先與鐵路平行建設跨越鐵路的這一段橋樑,建成後再用約1個小時的時間完成轉體,與主橋接駁。”
在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在橋樑下部的承臺內安裝了一個球鉸,這個直徑約12米的球鉸爲轉動提供了可能。在箱梁建設完成後,施工人員在橋樑底部對角安裝了兩組鋼絞線,每組15束,每束都有成人手指粗,這兩組鋼絞線將在千斤頂的拉動下慢慢順時針轉動橋樑,最終完成與主橋的對接。
轉體精度達0.1度
晚上9:00,一切工作準備就緒,現場工程師將電腦搬到了基坑中,與控制器相連,隨着總指揮的一聲令下,施工人員開始用電腦操作,控制器在接收到指令後開始控制千斤頂產生拉力,大橋開始緩緩移動。“一開始時拉力最大,要克服摩擦力,能夠達到100多噸。”中鐵十六局二公司的施工人員說。隨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橋慢慢轉動,最後終於實現了46.1度的轉體,完成了大橋對津山鐵路的跨越。
“轉體精確度是非常高的,我們的精度會控制在0.1度以內。”王建國說,“在現場,我們還安裝了攝像頭,讓整個過程形成可視畫面。在轉體過程中,指揮員會隨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完成轉體後,施工人員將對該段與主橋相連的兩段箱梁進行澆築,完成合龍,之後還要對大橋進行附屬設施的施工及路面的敷設。
完善濱海北站配套
四緯路工程是市民進出津秦客專濱海北站的主要通道,對於完善新區北部大交通體系、增強濱海北站輻射生態城、旅遊區、漢沽的服務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除四緯路外,建投集團控股公司還同時實施了車站西路、站前廣場等重要的市政配套項目,路線全長約11公里,爲完善濱海北站輻射生態城、旅遊區、漢沽的服務功能提供保障。這些項目將於今年11月全部竣工,使濱海北站成爲津秦客運專線天津境內第一個具備投入使用條件的樞紐站,爲年內津秦客運專線全線貫通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