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羅宣言》1日迎來其發表70週年紀念日。作爲戰後亞太地區格局的基礎,《開羅宣言》有着不容質疑的歷史地位和對和平的保障作用,但日本右翼勢力卻否定《開羅宣言》,妄圖竊取釣魚島,並借島爭重整軍備,蓄意製造地區局勢緊張。新華網記者1日就此專訪了外交學院教授、日本問題專家周永生。
問:《開羅宣言》是二戰重要國際文件,它對戰後國際秩序最突出的貢獻是什麼?
周永生:《開羅宣言》最突出的貢獻是初步確定了戰後亞太地區的格局。近代以後,日本通過不斷的侵略擴張,佔領和控制了亞太地區很多領土,很多國家成爲其殖民地和附屬國。《開羅宣言》非常莊重地宣佈要使日本無條件投降,顯示出同盟國家要堅決戰勝法西斯的決心和意志,給予了各國人民極大的鼓舞。對於亞太地區戰後格局,《開羅宣言》有五個方面規定非常重要:
第一,對日本自1914年後侵佔的太平洋地區的島嶼予以剝奪,使太平洋地區的版圖格局發生了改變,奠定了戰後太平洋地區領土的基礎。
第二,日本侵略中國的東北地區、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這對今天的國際法來說也意義非常重大,因爲在1931年日本就侵佔了中國東北地區,並且扶植了傀儡政權,有些國家甚至承認了它。《開羅宣言》從國際法理上確定了中國東北地區必須要回歸中國。臺灣是日本在1895年通過中日甲午戰爭割佔的,《開羅宣言》決定了臺灣要回歸中國,奠定了臺灣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的重要國際法根據,所以西方國家的“臺灣地位未定論”是一派胡言,沒有任何國際法根據。
第三,釣魚島在古代時屬於福建地區管轄,到清朝時劃歸給臺灣地區管轄,臺灣從法理上在二戰日本投降後歸還給中國,就意味着釣魚島在法理上歸還給了中國。所以,日本現在繼續幹擾中國的釣魚島,甚至欲對其實施某種管轄,是違背《開羅宣言》的。
第四,《開羅宣言》規定日本以野心和武力侵佔的其他地區的領土予以剝奪,比如東南亞地區。
第五,《開羅宣言》規定,久受奴役的朝鮮人民獲得自由和獨立,即在東北亞地區奠定了朝鮮半島地區國家獨立主權的地位。
因此,《開羅宣言》對於戰後的世界格局來說,等於初步奠定了亞太地區政治格局和版圖格局的基礎。
問:在日本,右翼勢力一直在企圖質疑並否認《開羅宣言》的國際法律效力。他們爲什麼這麼做?爲什麼《開羅宣言》的權威性、國際法律效力不容日方否定?
周永生:日本右翼勢力之所以質疑甚至否定《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是因其想佔領中國的領土釣魚島,以及其他方面的野心,所以才炮製了所謂《開羅宣言》不存在,僅僅是宣言,不是國際條約,沒有法律效力以及沒有簽字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說法。
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說,《開羅宣言》具有明確的國際法和國家間條約的效力。按照國際法、國際條約的規則,國家間根據自願、平等的基礎達成的相互之間的意志的合議就是有效的國際條約,它不因爲條約的名稱而改變,無論是叫聯合公報,還是叫聯合聲明、協定、條約、宣言,其基本屬性都屬於國際條約,都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因爲是否簽字作爲評價其是否能作爲一個條約的根本,因爲其要件是代表國家的意志,平等、自願達成的相互認可的條款,這就是條約。《開羅宣言》是中美英三國領導人達成的約定,因此具有明確的國際法、國際條約的效力,日本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問:在美國,也同樣有人在質疑並否定《開羅宣言》,他們這麼做又有什麼特殊目的?
周永生:一些美國的右翼勢力出於利己主義私利的考慮,特別是想分裂中國臺灣的考慮,鼓吹《開羅宣言》不存在等說法實際上是歪曲史實,違背國際條約和國際法的準則,是胡編亂造的不負責任行爲,核心目的是想否定《開羅宣言》,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想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
《開羅宣言》明確規定臺灣在日本投降後要回歸中國,表明臺灣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一部分。有了這個宣言,任何想分裂中國的右派和反動勢力都不能得手,所以他們對其恨之入骨,想方設法詆譭它。
問:戰後日本圖謀繼續霸佔釣魚島,並聲稱釣魚島此前是“無主島”。爲什麼說日方的依據是非法、無效的?
周永生:第一,日本聲稱佔領和控制釣魚島的一個重要依據是1884年日本富商古賀辰四郎“發現”了釣魚島。實際上,日本對中國的領土釣魚島是非法竊取的。在古賀辰四郎發現釣魚島之前,釣魚島就已經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一部分。明朝抗倭時期出版的《籌海圖編》裏面的中國海防地圖中,明確把釣魚島劃作中國海防的範圍內,這足以證明從明朝起,釣魚島就已經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一部分,那又怎麼能說釣魚島是無主島呢?所以古賀辰四郎發現的不是無主島,而是中國的領土。日本故意把釣魚島歪曲成無主之島,然後爲其侵吞、佔領和殖民活動製造藉口。
第二,日本認爲1895年1月14日的內閣會議是其領有釣魚島的又一重要根據,而這個會議衆所周知是非法的。爲什麼是非法的呢?因爲其前提是無主島,但是事實上釣魚島根本就不是無主島,又怎麼能決定歸其所有呢,此其一。其二,一個國家要符合國際法的規定聲明某個島礁是自己的領土,就必須向全世界公示和正式宣告,而日本知道釣魚島是中國的土地,所以當時鬼鬼祟祟不敢向全世界宣告內閣開了一個祕密會議,然後做了佔領釣魚島決定。祕而不宣這本身就不符合一個國家發現和佔領島礁的國際法原則,因此,我們稱其爲竊取。
第三,釣魚島是中國臺灣省的一個部分,而日本卻把它侵吞後收歸沖繩管轄,然後藉着美軍返還衝繩時得到了所謂釣魚島行政權,這也是沒有國際法根據的。日本把釣魚島劃爲沖繩管轄,這是其對外殖民侵略時代的做法,沒有得到國際法的承認和認可,但中國收回自己的固有領土——臺灣,卻得到了《開羅宣言》的認可。因此,自中國收回臺灣之日起,釣魚島在法理上就已經成爲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被中國收回來了。
問:對於當今的亞太安全格局,《開羅宣言》依然有着什麼樣的特殊意義?
周永生:《開羅宣言》的發表雖然已過了70年,但在今天依然有着重大的意義。
第一,一個國家通過侵略手段、通過非正義的野心和武力所獲得的領土是不能夠持久的。在《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正義國際條約的制約下,過去日本侵略所得被剝奪。
第二,從《波茨坦公告》到日本投降書,還有1972年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的聲明,1978年中日兩國的和平友好條約,都確認了《開羅宣言》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日本應該遵守《開羅宣言》,放棄對釣魚島的所謂的任何管轄權和任何干涉。《開羅宣言》使世界人民認識到了釣魚島的真相,認識到了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摩擦的歷史淵源和中國應該領有釣魚島的正義性。
問:日本右翼勢力否定《開羅宣言》,製造地區局勢緊張並破壞戰後國際秩序的行徑,將會給亞太地區安全帶來哪些危害?
周永生:日本的做法對亞太地區安全造成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首先,日本爲繼續霸佔中國領土釣魚島,千方百計拉攏美國,挑唆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造成中美關係因爲釣魚島問題而出現波折,影響東亞地區的局勢。
第二,爲孤立中國,日本千方百計拉攏東南亞國家同中國對着幹,其行徑不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第三,看到中國日益強大,日本認爲其現有的軍事實力不足以長期霸佔釣魚島,所以積極擴軍備戰,並把目標直接針對了中國。日本右翼勢力的所作所爲不僅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也威脅了東亞地區的持久和平,對日本未來的前途和發展也產生了很大危害和負面影響。
問:爲維護《開羅宣言》的權威性,國際社會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
周永生:國際社會應該很好地研究和宣傳《開羅宣言》的精神內容和實質,使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要批判和防止日本可能借着如釣魚島之爭,獨島、竹島之爭,南千島羣島、北方四島之爭等領土紛爭,來搞擴軍備戰,重新走上威脅亞洲其他國家的危險道路,世界各國人民要抱有高度的警惕,要對日本可能出現的軍國主義傾向給予堅決有力的打擊,聯合起來制約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記者劉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