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太原12月5日電(記者王菲菲胡靖國)大吃大喝少了,官話套話少了,羣衆辦事容易了,文風會風簡樸了……
2012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一致同意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八項規定。不少專家和羣衆認爲,“八項規定”執行一年,不僅黨風政風得到極大改善,由此帶動社會風氣也在悄然變化。
某大型地產集團太原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孟凡莉說,感受最深的是“事情好辦了”,政府部門“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八項規定”出臺後,太原市爲改進工作作風,圍繞打造服務型政府目標,強力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機制變革。“兩個月辦下五證,過去想也不敢想。”孟凡莉說,“現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了諮詢引導臺,對流程和所需文件等一次性告知,即便新人去辦事也很快。”
山西省社科院社會學專家譚克儉說,“八項規定”出臺後,在黨風、政風方面帶來的新變化受到了百姓認可,尤其是遏制公款吃喝浪費方面,百姓更是拍手稱快。
專家認爲,黨風政風的改變也帶動了整個社會風氣的明顯好轉。
“在中國,酒桌上是最能觀察到變化的。”山西某高端餐飲企業的孫亞芬說,以前無論是公務宴請還是私人會餐,講究的都是“面子”、“排場”,但現在聽到最多的是“工作時間不喝酒”、“少點菜,別浪費”、“吃不了,兜着走”等。
受“八項規定”影響,中國的餐飲、白酒、旅遊、鮮花等行業正在擺脫以往依賴於公款消費的畸形發展,步入正常軌道。目前,孫亞芬所在酒店正在積極推動轉型,降低消費門檻,推出一些綠色、環保、物美價廉的菜品。
譚克儉表示,隨着“八項規定”的持續深入執行,其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將進一步發酵。“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正在成爲全社會的共識。”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