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農戶抱團拿貸款
“林權抵押貸款,這在北京是歷史性的突破。”市園林綠化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處處長閆霖介紹,過去,銀行貸款的抵押物以房產等實物資產爲主,現在,森林資源也成了可以抵押的資產,這是金融產品的創新。
據測算,本市現有集體林地1330萬畝,其中商品林面積260萬畝。今年,集體林權抵押貸款主要在商品林上開展。農民拿着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林權證書、股權證書等,就可以到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從7月份全面啓動至今,全市10個郊區縣已發放林權抵押貸款4420萬元,主要用於發展果樹種植和開展家禽養殖。
除了像孫寶軍這樣的“散戶”,還有不少合作社採取農民抱團的方式,將優質果園集中起來抵押,向銀行申請更多的貸款資金。
懷柔渤海鎮的北京張澤林板栗購銷合作社,今年就以社員的100畝櫻桃園作爲抵押,從北京銀行申請到了90萬元的貸款資金。這筆錢,合作社一部分用於收購板栗的資金週轉,另一部分用於設備研發。社長張澤林告訴記者,他們研製的烤栗子機馬上就要投放市場,將來合作社又能增加一個收入途徑。
平谷區王辛莊鎮北上營村的大桃產銷合作社,過去因爲缺少流動週轉資金,和不少大的超市訂單失之交臂。合作社以800多畝山場的承包經營權作爲抵押,從銀行獲得了100萬元貸款,除用於資金週轉外,還建起了一座保鮮冷庫。“桃一爛就容易賠。有了這個保鮮庫,咱們合作社抗風險的能力整個增強了。”社長王業宇介紹,今年合作社的果品銷售量預計能達到800萬斤,戶均增收6500元。